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244 10
2009-12-22
  最近一段时间,一部直面现实的都市题材电视剧《蜗居》在全国热播。《蜗居》以“房奴”等现实话题为切入点,讲述白领阶层如蜗牛般居无定所,拼命赚钱买房的故事。因道出了市井小民的的卑微心声、中国人惯有的“房子情结”,以及都市人面临种种生活难题和诱惑时不同的抉择,进而引起社会的强烈共鸣与反思。街头巷尾间,办公楼里,网络论坛上,和《蜗居》相关的话题都变成了焦点。之所以引起大家的热议,那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郭海萍”夫妇和“小贝”一样的人存在着。今天笔者以理财师的经验,站在家庭理财的角度也为大家说一说《蜗居》。

1、开源节流两手抓。在《蜗居》中郭海萍很早就定下买房目标,并且为了早日实现目标,她做出了诸多努力:表现在节流方面有把年幼的女儿冉冉送回老家由父母代养、生活极尽节俭(控制和女儿打电话的时间和频率)、跟弄堂大妈为水电费斤斤计较等,可谓发挥到了极致;在开源方面主要有自己兼职做中文外教,同时督促丈夫赚钱等。不过,笔者感到遗憾的是,在开源方面只是注重人本身的劳动创造收入,毕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郭海萍在做兼职后,整个人就像陀螺一样,不停的在转着。

可是却忽略了非常重要的财产性收入,没有运用投资理财手段,现实生活当中,投资方式很多,基金、股票、保险、信托、黄金、外汇、银行理财产品等待都是可以利用的投资工具,问题的关键是一定要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资金使用安排、风险承受能力、对收益回报的期望)来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组合,借助于投资理财,广开财源,买房就不会像剧中那样艰辛。不过,剧中安排郭海萍通过创业成功,最终实现买房梦想,笔者看来那只是电视剧的处理方式,现实中创业的回报确实很高,不过所承担的风险也是最大的,创业并不是适合每个人的。所以相对来讲,通过科学理财对普通家庭而言是一种操作性较强的选择。

2、利用定投积少成多的优点解决未来大问题。现实生活中,类似“郭海萍”的家庭非常普遍,本身生活并不富裕,有了孩子之后日子更加紧巴。未来孩子的教育费(主要是上大学后)、自己夫妇的养老和医疗,这些问题都需要考虑到。怎么办呢?可以通过投资股票基金、给孩子买定投、教育基金等各种投资途径来解决。当然,这涉及到金融产品如何选择和怎样搭配的问题,就需要借助专业的理财机构来解决。

3、家庭保险不能少。在剧中李老太祖上曾是翰林学士,家境富裕一整条街的房子都属她家,结果晚年却落得个低保处境,最后还遭遇意外。对这个低保家庭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然而现实生活中意外总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发生。一旦发生保险事故,拥有相应的保险保障,则会显得从容很多。目前保险产品市场细分度很高,可以根据家庭成员实际情况量体裁衣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像剧中的“郭海萍”家庭早期不妨选择高保障、低费用的消费型险种。在创业成功后,家庭经济条件大大改善,再增加养老、医疗等当面的险种,完善家庭的保险保障!

4、转变住房观念,暂时买不起可以先租房。房子,首先是消费功能,是为了解决人们的居住问题,是为人们享受生活服务的,而不是我们整天为了房子活。对于暂时买不起房的人,大可不必像郭海萍那样节衣缩食,甚至为买房去借高利贷,那样拥有的房子会有幸福可言吗?所以租房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100个人心目中就会有100个哈姆雷特。同样对《蜗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22 09:05:19
观点是好的,但是却有些脱离实际,在目前的中国很难行得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2 09:25:48
感觉中国的保险业目前还不足以取信大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2 09:52:55
本来中国的穷人都是那些受教育水平不高的群体,让他们把本来拮据的一点工资在拿去股票,基金这种短期内没有很高收益的赚钱想法好像很不现实,而且像股票一旦跌了怎么办,辛辛苦苦攒来的积蓄就这样一下就没了,想要在翻身简直是难上加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2 10:13:25
我也比较同意楼上观点。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条件拿一部分钱出来进行金融投资,特别是收入不是太高的人群。投资风险对他们来说可能相对比较大。通过兼职赚外快还是比较现实点的。
而且再往远一点想,如果每个人都只偏重通过投资创收,忽略通过实业赚钱,那么对这个社会来说也不是好事,很有可能进一步加深泡沫的东西。
保险这个东西对人们的生活保障是很重要的。私人保险不但可以提供多一层保障,而且对这个社会来说,与公共医疗保障体系相辅相成的话,可以大大减低这个社会的运作成本。但是中国现在在这方面的问题就是这个体系还有行业规范的问题, 所以政府在这方面要有很大作为才可以。
住房观念这个东西不是说一下就可以转变的,要实实在在从政策开始一步一步来。我有建议可以通过加重住房买卖的税收以及为租房者提供税方面的优惠入手。可能一段时间内大家都会不习惯,但是这中间通过具体操作和不断调整协调的话,经过一二十年之后还是会改变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2 11:26:10
金融行业的钱不是每个人都能赚到的,大部分人是在赔钱,特别是中国目前的股市,根本是在炒作。我个人赞成实实在在的挣钱,投资需要很高的智商和学习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