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主导的国家
大企业主导的国家
普通美国人收入在3-5万,他们职位的提升和收入的增长都没有中国来的快,因为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及其梯队分布已经十分成熟了。在大企业熬个10年,到manager,可能有10万收入,再过10年,到Director,可能有20万年薪。
从这点而言,美国的企业跟中国的公务员和国企体制十分相像。而事实上,美国的大企业动不动就是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人,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的情形也是很普遍的。
而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的公务员和国企是独立的体制,或者说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在这个体制之内,但是他们掌握了大量的社会资源。而美国的大企业则是架构了整个美国的大体制,而几乎所有的美国人和社会资源都在这个体制之内循环。
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反差:中国的公务员和国企系统无需过多考虑其自身的经营,中石化、中石油、各大银行都是政府权力主导之下的机构,而不是市场化的产物,所以他们首要的任务是维护现有的权力,而不是自身的经营。而美国的大企业往往脱胎于小企业,靠实力和竞争,最后胜者为王,主导整个产业,进而左右政治权力。
所以美国没有发改委,没有五年规划,政府甚至对具体经济事务不闻不问,但是这些并不妨碍产业发展。因为企业自发地替代了某些中国政府部门所扮演的角色。
以汽车产业为例。福特公司最早就是在底特律的作坊发家的。几个有想法的人希望能够制造出物美价廉的汽车,这样所有的美国人都能够买得起汽车,改变美国人的生活。于是他们研制出了经济适用型的汽车,并且迅速推广开了,为美国人接受。这100年来,美国的汽车工业就是这么几个公司主导的。美国联邦政府连主管汽车的部门都没有,更别提地方政府了。
所以我们今天来看美国的汽车行业,它是垄断的吗?有那么点意思,几个大企业占据了市场,其它人很难进来。但是美国人在骂这些企业吗?可能有,但是总体都不骂。为什么?两条原因,第一,这些企业解决了很多美国人的就业问题,就业渠道对所有美国人敞开;第二,美国人买得起车,开得起车,享受到了这个企业对我的生活带来切实利益。
这也就是说,这些大企业在自己赚钱的同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这就是企业的社会效益,企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价值所在。所以美国的大企业能够发展,除了它体制、技术和资金的优势,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它的确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责任,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这是它在这个社会能够长远生存的根本原因。而企业的所有制、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都是次要的。普通美国人以自己的国家有这些大企业、自己为这些大企业工作为荣,哪怕是在新巴克当服务员也是如此,而这种荣誉感是发自内心的;而反观中国的普通民众,恨不得自己的国有企业立马倒闭。
大企业虽然不可避免地有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弊端,但是优势也是很明显的。就是规模化大生产所带来的竞争优势。这一点在《美国的消费》一文中已经提到。这里还有另外一点要说,美国的大企业虽然对内温和,但是遍布全世界的美国企业在对外敛财上一点都不手软,比扔在伊拉克的导弹更有杀伤力。
美国人为什么能够容忍那么大的外债,那么大的贸易逆差,那么大的财政赤字?原因在于源源不断地有国外的钱进来填补国内的窟窿。在实业中,美国的大企业占尽了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优势。而在金融业中,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几乎所有金融也的游戏规则都是美国人设计的,美国也自然成为最大的庄家。它拿着厚厚的说明书来中国推销美国的债券、基金、期货。中国人能够完整的看完这些英文说明,明白它内容的人没有几个。所以你跟美国人玩,能赚钱吗?像东航、碧桂园都是被美国所谓“金融衍生工具”的套子套住,然后几个亿几个亿地赔给美国投行。投行的背后都是政府,华尔街比白宫对美国更重要。这些投行不赚钱,它们吃什么去?
抱怨不解决任何问题,我们要总结原因。关键还是在于知识的匮乏,稍微有几个钱就夜郎自大。我们能做的是在自己还没有能力成为庄家之前,应该先学会别人的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