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按照这个步骤做的
正交实验设计在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新工艺的开发和优化等过程中有重要的应用[2]。本文用一个实例介绍SPSS统计软件对正交实验设计的数据分析过程。
某轴承厂生产的轴承内套圈硬度不均匀,热处理淬火QC小组决定通过正交实验来优选淬火工艺参数,提高内套圈硬度均匀的合格率。经过分析,确定“淬火加热温度”、“淬火加热保温时间”、“回火加热温度”和“回火保温时间”为造成硬度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根据以往经验,对四个因素各取三个水平:淬火加热温度分别为:835、845、855摄氏度;淬火加热保温时间分别为:20、15、10分钟;回火温度为:160、170、180摄氏度;回火保温时间为:2、2.5、3小时。 第一步,建立spss的数据集文件如图1。

第二步,分析过程如下: ①单击Analyze菜单,选择GeneralLinearModels项。从中打开多因子方差分析“U nivariate”对话框,见图2。将变量“合格率”选入“DependentVariable”框,将其它变量选入“FixedFactor(s)”。 ②点击“Options…”按钮,打开“Univariate:Options”对话框,将四个变量分别依次选入“Displaymeansfor”框内,点击“continue”。 ③点击“Model…”按钮,打开“Univariate:Model”对话框,选择“custom”,将四个变量分别依次选入“Model”框内,点击“continue”。 ④点击“OK”,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表2所示。由表1的“EstimatedMarginalMeans”单因素统计量表中“TypeIIISumofsquares”列的数据可以看出:淬火加热温度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依次分别是回火保温、淬火保温和回火温度;通过对表2各分表中的“Mean”列的数据比较,可知我们应该选择每个因素的最佳水平分别为:淬火加热温度选择水平3,即855摄氏度;回火保温时间选择水平1,即2小时;淬火加热保温时间选择水平1,即20分钟;回火温度选择水平2,即170摄氏度。
但是到了第4步,点ok时就操作不了了
2# hand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