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879 0
2018-08-20
2017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经历了粗放式、外延式的发展,京津冀区域正在实施新战略、探索新路径,转舵集约式、内涵式发展。新旧更迭,必然是一个过程,必然会经历阵痛。区域功能重新定位,产业结构重新布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下,一些产业正由北京的园区迁到河北的园区。这无论对疏解的北京来说,还是承接的河北来说,都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在有限的空间内,如何加快退出不符合定位的产业,将腾出的空间承载全新的产业。在这一过程中,资金、空间、理念仍是几道现实难题。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下,迁安高新区也正经历着深刻的产业更迭。如何加快退出“老产业”、布局“新产业”是一道现实的考题。
迁安高新区开始了探索,主要方向在升级、嫁接、并购、转型、清退几个方面。对于产品有市场但科技含量不高的企业,将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行改造升级。第二就是嫁接,引进具有行业前沿技术高新企业或是引进科研院所,与原有企业进行合作,焕发生机。

QQ截图20180817101518_副本.jpg

另一种路径是通过并购,让优势产业兼并劣势产业。因为这类产业有关联度或相似度,并购之后能够做活做强。对于那些没有生命力的产业,要毫不留恋地彻底抛弃。此外对于占着土地、厂房闲置的采取清退,给优势产业的发展留出空间。
事实上,除了定位、措施外,迁安高新区在实际的转型升级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园区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金融与资本的支持。对于转型升级中遇到的资金瓶颈问题,迁安高新区依托园区融资平台,尝试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另一方面,探索搭建第三方平台桥梁,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题;此外是申请国家专项基金。
对于如何提升园区空间体量,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积极探索破解方案。第一,因为园区目前的容积率仅为0.52,现有厂房高度在6-12米,可以通过增容提效的方法,依托园区内优秀的建筑结构、绿色建筑规划与设计、景观规划与设计等技术资源,实现园区创意性、创造型的改造加建,提升空间体量,建设城市新地标,吸引优秀的文化和科技融合的项目入驻,带动园区整体品质和区域产业的提升和发展。
第二,由于768“双生态”园区建设发展模式已经获得初步成功,同时得到了ZF、市场、企业及学术机构等方面专家的认可,未来可以通过“768”品牌输出或管理模式输出的形式,寻找外部合适的空间和场地进行新的开拓。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眼下的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并不仅是腾笼换鸟那么简单。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京津冀区域将被打造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所以区别于以前,腾出的空间“干什么”、再把什么“东西装进去”是一个全新的阶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