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研發電燈泡過程中困難重重,尤其在製造時更是挑戰。屢經失敗好不容易做出第一只燈泡,愛迪生請助手拿到樓上做最後測試。助手小心拿著手抖不停,上樓時摔破了,愛迪生沒有責備。
經過幾天努力製造出第二只燈泡,愛迪生仍要該助手拿去試,終於成功啦!事後有人問:你原諒了他,為何還叫他再去做?萬一又像上回怎麼辦?愛迪生:真要原諒一個人,不只是不責備,還要實際讓他感受到!
人孰無過,只要不是故違,都值得原諒,鼓勵改過遷善。人都想貢獻所長,力求表現,但若動輒得咎,屢受呵斥,恐怕從此明哲保身,不做不錯矣。因此,以同理心看待每個人的作為,不論對錯好壞,都能諒解每個人的求好求成之心。
原諒絕非放縱,更非漠視,而是善教善導,使不貳過。必要時,對再三累犯,一槍斃命,也是有效教化方式,不比固執一端,徒惹爭議。社會裡當寬容勇於任事者犯錯,卻不必包容居心叵測者故違,權衡之間,公理自在,毋庸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