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189 1
2009-12-23
2009年12月23日 07:56 来源:重庆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近日,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完成的我市主城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在大人们眼中无忧无虑的小学生,却有27%左右存在心理行为问题。如果父母经常吵架或是打冷战,问题行为的发生率更高。

  近三成小学生有行为问题
  “我们调查了主城3000多名4~6年级的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重医附一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蒙华庆说,结果显示,约有27%的孩子存在行为问题,比7年前的调查结果上涨了一倍多。
  “孩子越小,越不懂得什么是烦恼”,正因为家长有这种想法,而放松了对小朋友心理健康的关注。蒙华庆说,现在的小学生面临的世界越来越复杂,甚至出现过幼儿园选班长都要拉关系的报道,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思想比过去的小学生要成熟得多。
  低年级问题行为几率更高
  课题组成员小邱介绍,四年级小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率达到30%左右,五六年级有所降低,六年级发生率为23%左右。
  孩子最容易出现什么行为问题?调查显示,四年级学生最容易出现强迫性、交往不良、多动三类问题。“比如孩子写字苛求一笔一画,稍有不满意就要擦了重来,做作业往往要花很长时间;经常反复洗手,生怕有一丁点儿不干净,这些都是强迫性的表现,家长就需要关注,是否给了孩子太大压力,要帮助其放松绷紧的神经。”
  而高年级的小朋友,除了容易出现强迫性外,抑郁情绪表现得相当严重:常常是垮着一张脸,满脸不开心,啥都不感兴趣,叫他干啥都不情愿。
  父母吵架影响孩子行为
  课题组对比发现,重点小学、普通小学、接收农民工子女较多的小学三者相比,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学生发生行为问题的比例达30%以上,而重点小学、普通小学为25%左右。专家分析,这与农民工子女多由爷爷奶奶代养、家庭社会地位不高、父母文化水平不高等因素有关。
  而家长自身的行为及教养方式对孩子的直接影响则更大。调查显示,父母经常争吵或打冷战,都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问题行为发生率分别在45%以上和40%以上。如果父母对孩子太苛刻,问题行为发生率高达50%以上,太溺爱则为35%以上。经常打骂孩子,或对孩子冷漠以及毫不关心,发生问题行为的比例也在40%以上。
  相反,如果家长能尊重孩子,以耐心沟通、说服教育为主,问题行为发生率仅为20%左右。专家还特别提醒,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一定要保持一致,否则自相矛盾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记者 杨娟
  四招呵护孩子心灵
  “心灵呵护”最重要,学习成绩靠后站。应多关注孩子的娱乐、成长,特别是心理健康。
  当个“大孩子”,融入孩子生活。与孩子一起玩游戏,通过放松、亲近的交流了解孩子。
  恶补心理学知识,了解孩子成长各阶段的心理特征。如三至五岁和青春期两个阶段,都是孩子逆反心理最强的时期,要懂得正确教养方式。
  学会沟通技巧,避免语言伤害。好孩子是夸出来不是骂出来的。当众训斥、冷嘲热讽,只会打击孩子积极性,伤害其自尊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23 10:43:42
这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