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之所以能最终走在一起,都是基于需要,抛开动物的天然属性不提,彼此对感情的需求是最重要的驱动力。
感情上,两个人都需要对方的呵护(对女人)、体贴(对男人)、理解和共同语言。传统认为,对感情的需要程度女性高于男性,但这是表面的,两个人的任何一方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说,感情供给不足,那么恋爱或婚姻关系就难以维系下去,争吵、沉默和对抗就不可避免。要争吵出谁对谁错一般是徒劳的,因为感情问题没有对与错,只有相容和不相容、理解和不理解、默契和不默契。争论最终会演变为沉默和对抗,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且对双方来说是巨大的感情打击,在当今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恋爱或婚姻关系将越来越容易破裂。从经济学角度说,婚姻本来就是由于规模经济而产生的,如果两个人争论所支付的成本远远大于规模收益的话,婚姻就将最终走向坟墓。理想的婚姻是信息完全对称,沟通毫无成本,感情的供给和需求实现平衡和均等。但现实总是残酷的,沟通成本是巨额的,感情的供需总是失衡的,就看这种成本和失衡的大小双方是否能够承担得起,这决定了恋爱和婚姻的生死存亡。沟通成本和感情供需失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两个人的相似度,性格、感情认知方式、志趣、文化程度、年龄等是主要的因素。所以,人呀,还是寻找和自己最相似的另一半最好!当然,寻找是需要成本的,信息的不完全性使我们并不能找到最适合的另一半,一旦选定,责任让我们学会说“不抛弃不放弃",“缘分”是最常用的借口。
对策建议:人啊,面对现实,承担一切,学会适应、学会改变,忍耐、忍耐再忍耐,与另一半同一化,成本并不是不能再降低,逐渐发现需求,有效供给吧!
以上假说基于自身多年经验总结,欢迎批评指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