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帝都某211财经大学(名头很大,但号称一流学生二流老师)经济学博士,分享一下本人的考博经历,相信论坛里没有像我这样婉转曲折、缤纷多彩的

。2006年本科毕业于某地方普通双非院校,专业是新闻学,毕业后干了七年的记者,后来跳槽到了企业做管理,16年突然觉得要提升一个学历,就跑到北京读了一个MBA,相信MBA是个什么学习状态大家都清楚,都是等着混毕业证。可能是十几年没有进校园突然发现了校园生活的美好,于是决定考博,而且决定跨专业考经济学博士。
决定下完后,我面临三个重大困难。
1、十几年没学习,英语完全忘光,更严重的是,高中考大学我选择的是文科,因此大学后从来没有学过数学,数学对于经济学之重要,相信都清楚。
2、没有学过经济学,以前完全就是读了几本类似郎咸平、许小年的科普读物,对经济学理论一无所知。
3、读MBA时还在工作,当时有辞职专心考博的想法,但正好单位有一个重要项目我在牵头,如果辞职对公司影响很大,领导不同意辞职,必须把项目做完,而且要做好。而且我当时已经有了一个温馨的家庭,第二个孩子马上要出生了。
2017年的3月份是我内心最为纠结的一年,想过放弃也想过争取。中间和老婆,和好朋友都有过沟通,后来还是决定试一试。
万一成功了呢?对不对,既然这个世界上有人会成功,那这个人为什么不能是我?
于是开始筹备,从2017年的4月份到2018年3月份走进考场,整整一年时间里,我按照时间规划开始复习。
1、英语是贯穿全部复习阶段的,我当时找了一份托福阅读100篇(网上都有,免费下载),然后一篇一篇地读,把不认识的单词挑出来,做成生词本,每天早晚看一遍。
2、4月份到6月份学习数学。这种学习是那种浮光猎影式 的,没有深入去做题,我的目的就是经济学的教材能读懂即可。从6月份开始,从初级微观经济学、初级宏观经济学到中级微观、中级宏观,再到最后高级微观和高级宏观,六本书看了三遍,然后买了一套经济学名校考研试题汇编,做了两遍。
3、我报考的学校的考试科目中,包含计量经济学,指定的那本计量经济学我翻烂了一本,又买了一本,看了六遍,基本上课后题会做了。
上述三个任务看似简单,其实耗费很大精力和时间。对于一个有家庭、有工作的人来说,基本上不现实,但我做到了。对于时间的利用上,我做到了“3-7-0”。
所谓3,就是每天的学习时间要保证三个小时以上,平时上班没法学,那只有早起,我一般都早上5点40起床,学习两个小时后,7点40分去上班。路上有时间学英语、单词。有人问起这么早不瞌睡么?很简单,晚上10点准时睡觉,有人说那么早睡不着啊!呵呵,治疗晚上睡不着的最好方法是早起,你坚持一周试试,10点你肯定瞌睡了。
所谓7就是每周的学习时间是7天,没有周六周日的概念,周六周日我一般上午带孩子出去玩,从下午开始一直到晚上。
所谓0.就是没有节假日,没有任何放假,我记得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在幸好彩烈时,我还在书房弄着我的计量经济学。
一年的时间,我不看电视,不看电影,谢绝一切应酬,出去吃饭等座位的时间我还拿出单词本,出去带孩子上绘画课,我也带着学习的册子。
不逼一下自己,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否优秀呢?
上诉的经历只是应付初试,考博的人都知道,考试之前要联系导师,取得导师的认可几率会很大。
当时我面临的情况是:本科普通,硕士MBA,没有任何论文,没有任何研究。
但我有一颗学习的心啊。
关键是怎么让老师知道呢?
我给老师写了一封邮件,这份言辞恳切的邮件我足足写了四千字,我把这么多年的经历、收获,以及为什么想读这个博士,包括为了考博我做了哪些努力,讲的清清楚楚。
后来导师见了我,他说算上我有五个学生找他,他拒绝了两个,剩余我们三个公平竞争,初试复试看表现了。
临走的时候,导师说,你知道为什么我同意你考我的博士么?我问为什么?
他说:我觉得你想清楚了你为什么来读博士,这个很重要,很多人没有想明白。
感谢导师的认可,我也感谢自己的努力,2018年的三月份我走进了考场。
英语考了69分,全经济学院第二名,专业课一考了70分,全院第4名,专业课二考了68分,全院第五,初试综合排名全院第四。
晚上,给导师发过去了成绩,导师回复:恭喜!好好复试,问题不大。
2018年4月26日,研究生院发布录取名单,全院录取博士21名,我综合排名第三,顺利录取。
我今年35岁,我有稳定的家庭和事业,但我开始读博生涯,我不知道自己最终想要什么,但通过努力,完成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不也是值得炫耀的事情么?
回顾一年来的经历,感慨万千。
你会理解,如果你决定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你也会理解:你不必要坐在房间里等待天亮。
跑下去,天自然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