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492 34
2009-12-25
2009年12月25日 04:2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北大博士后廉思的《蚁族》让“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受到社会关注。
  看到有关“蚁族”的报道时,第一感觉是心酸和吃惊,改革开放不过30年,曾经的天之骄子竟变成继农民工、下岗工之后的“弱势群体”。
  感叹之余则是追根溯源。有人把“蚁族”的出现归咎于1999年开始的大学扩招,有人则认为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决定了工人荒和大学生过剩,有人直指利益集团,认为有后台背景的人占据了好工作,而让没背景的普通大学生飘零。
  这些都有道理,政府和民间都应反思,全社会也应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然而,同时应思考的还有:大家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蚁族”?“蚁族”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社会?

  其实,“蚁族”不需要怜悯和悲情。
  大家聊天时喜欢随口说“命苦怨政府、点背怨社会”,可社会能包揽一切问题吗?最近几十年,社会没有大规模动荡,国家没有像文革时让人连书都读不成,教育改革让更多人在付出更多学费的情况下上了大学,不能把一切问题归咎于社会。
  想想,80后的父辈是从文革走过来的,那时知识越多越反动,那时上山下乡搞批斗,那时读书反倒成了奢侈,80后上学、读书相对而言很顺利,毕业后吃点苦也正常。
  网上曾有“80后”发帖,抱怨自己上大学赶上收费、毕业后赶上失业,认为“70后”的哥哥姐姐们更幸福。其实,“70后”的好多人毕业时也从租住小房子蜗居开始。我冒着挨板砖的风险引用任志强一句话:“凭什么年纪轻轻就应该有大房子?”
  这么说,只是一点或许不必要的提醒。我相信大多数“蚁族”有自己的思想和活法。在大城市的乡村里生活,是他们自己选择的一条路,坚持下来也是为了自己的梦想。有梦,就有希望。
  树挪死,人挪活,如果在大城市的“蚁居”生活压力太大,不妨换个地方。任志强说“买不起房为什么不回农村”引来炮声隆隆,可也并非全无道理。不是所有大学生都理所当然地应生活在大城市,中小城市和乡村的发展也需要有知识的人去出力。世界的各个大城市,都消费高、压力大,“蚁族”要弄清的问题是,你是不是非要在大城市发展?你到底是为了理想在这里还是被现实所迫?你是不是尝试过不同的生活方式?
  最重要的是,不要抱怨大学老师没教你给有用的知识。大学,就是教会人自学的地方。有了大学的基础,学什么都可以上手。最近频频有公司的朋友说,招不到合适的人,认为好多大学生基础不扎实,眼高手低。这对“蚁族”来说意味着机会,只要你有真才实学,一定会找到合适的岗位,或者自己创业,从而取得最终成功。(王大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25 22:10:16
同意“买不起房为什么不回农村”,不过还是太残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6 13:18:20
不要埋怨社会,只怪自己“无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6 14:14:09
O(∩_∩)O~ 说的也是啊 关键还是自己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6 16:47:43
这个王大卫自己肯定是既得利益者。站着说话不腰疼;让他先到农村去试试。看他会不会种地,会不会饿死。

明明是体制,把阶层上升的阶梯给堵死了,让普通百姓,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也失去了。还怪个人,难道是个案吗?一个人两个人是个人问题,如果是一大批人都成了蚁族、蜗族,如果一大批人都找不到工作,那么恐怕不是个人原因能够解释了吧?

总有些人要愚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6 17:50:52
当今既得利益阶层的丑恶嘴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