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28 2
2009-12-25
2009年12月25日 11:12 来源:京华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北京交管部门表示,将24小时严查酒驾,醉驾者一律拘留,并通过媒体曝光其姓名和单位。
  交管部门针对醉驾打出的这套组合拳,带有运动式执法的意味。运动式执法并非一无是处,但却不能治本,而且很多时候执法部门采取的非常规手段,可能侵害了公民权益。
  没有哪部法律法规授权交管部门曝光醉驾者,不管维护交通安全的理由多么响亮。结果正义的彼岸须经程序正义之舟才能抵达,这是公民包括醉驾者的基本权利,也是管理部门的执法底线。
  醉驾令人深恶痛绝,但对醉驾者施以“身败名裂”的法外惩戒更让人惊恐。前者是个体对个体的侵犯,后者则是公权对私权的威胁。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公民无法预期,执法部门何时又会因为某种需要,轻易突破法律底线。在一个无法预期的管理环境下,人们会缺少最起码的安全感,这在本质上是一种权力醉驾。  

  在交通违法屡禁不止,尤其是今年连发恶性交通事故的背景下,加大对醉驾者的惩罚力度成为普遍呼声,诸如“曝光肇事者”等举措有相当的民意基础。但越是在民意可能冲动的情况下,管理部门越要保持执法理性。需要反思的是,在法律框架内,交管部门真的已穷尽了所有办法和手段吗?(评论员吴龙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25 13:55:41
好  甭管法对不对   严,这个是必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16 18:01: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