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1-2-25 16:31:05
非常有道理,帮忙顶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5 22:12:11
索然 发表于 2011-2-25 12:18
21# hhj
我在过去的一个帖子里说过了呀,马克思是业余经济学者呀,我从未瞧不起业余经济学者呀.呵呵.
无产者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种族\民族\性别\地域\血亲而被分割,很难认识到自己的阶级利益,很难团结,所以需要揭示他们利益的一致性呀,以促成其团结呀.但是很难团结不等于无法团结呀.
确实很难认识到自己的“阶级利益”,因为根本就没有这个阶级利益存在,有的只是买卖之间的利益冲突。比如当你是做房子的人时,你认为房价高符合你的利益,而当你是买房人时,你则认为房价低符合你的利益。于是,同是工人阶级,在房地产领域打工者的利益就会与其它行业中打工又想买房的工人的利益相冲突了。
同样,如果你在电力行业工作,则电价高对你有好处,但电价高对其它行业有坏处,会降低这些行业的劳动者的收入。
所以,通过买卖与价格机制,我们便知道哪些人是利益相同的,或者利益相反的。但是,很难得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那种利益共同体。当中国的劳动力很廉价时,中国产品就可以廉价输出美国,从而使美国低收入的劳动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获益。相反,如果中国的劳动力不再便宜,那么输出美国的中国货就会涨价,美国的一般消费者就会花更多的钱去购买同样数量的商品。可见,中国劳动者的利益与美国劳动者的利益也不是一致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5 22:16:29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11-2-25 12:41
各国有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长期以来“由于”一些别有用心或思想偏激的人煽动,很难“认识”到他们共同的利益。。那么是否也要揭示一下涅?
除非所有无产者只在同一个行业或者同一个企业里面工作,而不区分行业的上下游关系,否则分散在各个行业中的这些人没有共同利益让他们联合在一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6 15:16:12
不同种族、性别、行业、地域工人之间的联合罢工是一个经常发生的事情,去年日本就举行了声援中国本田罢工的罢工。这是一个事实。 33# hhj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6 17:49:24
索然 发表于 2011-2-26 15:16
不同种族、性别、行业、地域工人之间的联合罢工是一个经常发生的事情,去年日本就举行了声援中国本田罢工的罢工。这是一个事实。 33# hhj
联合罢工并不能说明这些人具有共同的阶级利益,也许他们有共同的怨恨对象,但却证明不了他们具有共同利益因而可以结成阶级。不过,行业罢工要比全社会胡乱罢工更多一点。至于日本人因日本公司在中国内的罢工而罢工,原因是什么呢?也许日本人罢工的目的是想让日本企业撤回其国内,好让它在日本国内吸收更多就业、创造更多产值,因此声援罢工实际上是想搞垮本田在中国的分公司,搞垮后本田就可以不想着到国外开公司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6 19:26:32
索然 发表于 2011-2-26 15:16
不同种族、性别、行业、地域工人之间的联合罢工是一个经常发生的事情,去年日本就举行了声援中国本田罢工的罢工。这是一个事实。 33# hhj
再分析一下日本声援中国本田罢工的事情。罢工据说是因为工人要求提高工资。这个要求日本本田工人为什么赞同呢?那是因为如果中国工人提高工资,那么在中国生产的本田汽车的成本价格就有可能上涨,价格上涨销售就减。中国本田汽车销售下降对日本本田汽车的销售有何影响呢?当然有好的影响了。当然,由于中国工人的工资只是日本工人工资的二十分之一(大概)。所以无论中国工人的工资提得多高,都不可能与日本工人在工资上拉平。总之,日本工人罢工声援中国工人,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是:让本田在中国日子难过(因成本提高),日子难过则就有可能裁员,因此对中国工人反而不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7 20:29:16
[url=htt 具海根:《韩国工人》
   
作为2001~2003年亚洲问题的最佳著作,《韩国工人》向读者展示了20世纪中叶以来作为东亚典型的新型工业化国家之一的韩国,国家内部劳工阶级的形成和发展历程,该书充分展示了韩国劳工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生存状况和斗争状况,是一种宏观层面的定性研究。

    该书开篇第一章就直接展示了其研究结论:韩国工人作为一个阶级以及形成,他们不断展示自己的战斗性和力量。工人的斗争不再是简单的寻求更高的物质利益和反抗管理者的专制霸道,工人更关注的是长期的工作稳定、法律和制度层面的问题,并且斗争的对象是国家,韩国工人以及发生一种重大的变化,我群意识、阶级意识基本形成。工人们意识到自己都处于相同的地位,并且愿意采取行动改变地位。这一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于70年代积累,80年代开始发生。

    作者具海根在该书中所使用的材料是工人和工会活动家留下的材料和访谈。在书中经常直接引用工人的自我陈述来表现工人的生活状态。书中还对一些工人和工会活动人物有生活史和斗争史的详细介绍,例如在第五章中详细介绍了一些学生参与工会活动的具体历程。书中也经常使用各种官方的和非官方的统计数据说明问题,例如工人在工作中的工伤情况。书中还有很多采自报纸等地方的照片和漫画,展示工人运动的现实场景。

    因此本书研究方法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使用lived experience(亲身经历的体验)与客观的描述,展示韩国工人的现实。所有的立论都是基于这些现实的资料。

    作者在该书的最后也表达了他对韩国工人运动的某种忧虑。韩国工人正处于十字路口,不能盲目乐观。国家和资本向工人进攻,工会运动则存在着明显的反复的现象,经济危机也给工会运动带来了不利影响,而工人内部则出现了分化。工人要么继续成长为成熟的阶级,拥有有效的组织和社会责任,要么四分五裂,追求狭隘的个人利益。
p://www.pinggu.org/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466884&ptid=6635]36#[/url] hhj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8 08:55:34
索然 发表于 2011-2-27 20:29
[url=htt 具海根:《韩国工人》
   
作为2001~2003年亚洲问题的最佳著作,《韩国工人》向读者展示了20世纪中叶以来作为东亚典型的新型工业化国家之一的韩国,国家内部劳工阶级的形成和发展历程,该书充分展示了韩国劳工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生存状况和斗争状况,是一种宏观层面的定性研究。

    该书开篇第一章就直接展示了其研究结论:韩国工人作为一个阶级以及形成,他们不断展示自己的战斗性和力量。工人的斗争不再是简单的寻求更高的物质利益和反抗管理者的专制霸道,工人更关注的是长期的工作稳定、法律和制度层面的问题,并且斗争的对象是国家,韩国工人以及发生一种重大的变化,我群意识、阶级意识基本形成。工人们意识到自己都处于相同的地位,并且愿意采取行动改变地位。这一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于70年代积累,80年代开始发生。

    作者具海根在该书中所使用的材料是工人和工会活动家留下的材料和访谈。在书中经常直接引用工人的自我陈述来表现工人的生活状态。书中还对一些工人和工会活动人物有生活史和斗争史的详细介绍,例如在第五章中详细介绍了一些学生参与工会活动的具体历程。书中也经常使用各种官方的和非官方的统计数据说明问题,例如工人在工作中的工伤情况。书中还有很多采自报纸等地方的照片和漫画,展示工人运动的现实场景。

    因此本书研究方法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使用lived experience(亲身经历的体验)与客观的描述,展示韩国工人的现实。所有的立论都是基于这些现实的资料。

    作者在该书的最后也表达了他对韩国工人运动的某种忧虑。韩国工人正处于十字路口,不能盲目乐观。国家和资本向工人进攻,工会运动则存在着明显的反复的现象,经济危机也给工会运动带来了不利影响,而工人内部则出现了分化。工人要么继续成长为成熟的阶级,拥有有效的组织和社会责任,要么四分五裂,追求狭隘的个人利益。
p://www.pinggu.org/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8466884&ptid=6635]36#[/url] hhj
除非韩国只有一个行业甚至只有一个企业,如果韩国内部同样存在着许多互相构成买卖关系的行业,那韩国工人也不可能构成阶级,就算他们把国#家与资本家都推翻了,只剩下工人自己,他们自己也会因利益矛盾而闹翻天的。比如,韩国汽车行业与钢铁行业之间,就存在着利益矛盾。假如钢铁业将其产品提价10%,那么汽车业有可能陷于困境,从而可能导致汽车业许多工人失业。但钢铁业工人却因为这个提价而过上了更好日子。也许有人说,汽车业日子难过,对钢铁的需求就少,因此钢铁业的日子也不会好过。但是,这是虚幻的假设,而涨价却是切切实实的利益。
而在中国,热点是房价。房价高,则从事建筑业相关的工人与农民工都获得了较大收入。但这却苦了广大购房人,而所有的工人,都是需要房子住的,都很想住好房的。因此你看看,有矛盾吗?
还是从我的“耗费补偿价值论”来观察比较好的,不要单纯听那些鼓动家的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8 09:00:14
中国在49年以前搞革命,工人与农民也是相同的阶级,即劳动阶级。但是在此以后,农民却因被迫支援工业化而利益受损,直至今天,城乡差别、三农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
因此我认为:他们也许有共同的怨恨对象,但却没有共同的利益性。搞革命是将共同的怨恨对象搞掉,但以后呢?利益分化就突现出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