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245 0
2009-12-26
今夜平安,仅提一句,我不必免俗。
【引子】
昨日,我心情激愤难平。我胆子太小,火气也很克制,但昨天,我被深深地刺痛了。中午去金盛福吃饺子,发现价格由之前的11元/斤涨到了12元。 学期初,我带领的学生会提案落实委员会调查暑假饺子有9元涨到11元,无疾而终,我一直自责与自己的懈怠与懦弱。昨天我突然觉得极度难过,不是为了自己,却说不清为了什么。这次涨价始自18日,为了借冬至再抬高价格,商家用心很是明确。然该品牌是连锁店,在我校租用店面独立经营。毕聪(秘书处会副主任)田晓(权益部长)找到后勤集团经营拓展部,称其仅负责店内卫生和安全。后我们提出周五(即明天)中午要召开学生会全体委员大会,会公开此无理事件,负责人又马上转变,积极表示最晚周五上午给我们一个答复。 今日,在压力下我们成功迫使价格恢复至以前的11元/斤,但经营方称为配合公司整体决议,仍保留元旦后的涨价权利。但一定通过后勤与提案落实委员会向广大同学发表消息。这个结果我没料到,但我仍不满意,我们已经在争取为延长涨价继续努力,而许多实则是市场说了算,我们不能左右。 包括以上事件,我最近思考颇多,由此引出
【良心】
许多人认为1元钱的涨幅也无所谓,一年也吃不上几十个饺子;大一新生没经历过以前9元涨到11元的经历,更显得无所谓。我伤痛、我悲伤的却非来自这一元钱。 调查称:去年猪肉12元/斤,今年平均7元,北京最低5元。(09年末期《南风窗》,74页)而金盛福在人大的店里,除了鸡肉木耳和胡萝卜馅,其余近十种都是猪肉馅。你的经营成本、人力成本绝不会在几天之内就这样飘飘然长了上去。我问一句:金盛福,你凭什么涨价?就凭你是经营主体?那好,暂且不论。让我最先感慨的却是经营拓展部这位负责人的态度。 在我们表示学生会将在全体委员会上曝光此不合程序且不合理的事的时候,他的态度转变很快,我并未亲自与其面谈,但完全揣摩到他的心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然而我们一旦施压,暗暗指出可能造成影响他及所在单位颜面的后果,他旋即转舵。我无心批判,但我身在人大、心在人大,我敢问“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人民大学行政人员(及部门)们:你们良心何在? 你们真把自己当老师了? 你们传我以道、授我以业还是解我之惑了? 你们本就是学生正常校园学习生活的服务者和保障者! 学生是大学的弱势群体(至少人大如此)。琨哥(袁世琨,硕士,现在台湾大学交换学习)说台湾大学一个办公室有7名职员,负责了后勤、注册(入学、毕业等)、选课、教务等一些列工作,仅此7人。我们人大总吵着地少,人大的一个办公室放得下7个人吗?! 平时我们去找公寓管理部、餐饮管理部、水暖运行中心、保卫处、教务处、校医院、图书馆等等,对哪家不是客客气气,绕着弯说话,事实上却造就、放大并纵容了这种对话的不平等。我是代表同学提出正当要求,位同学维权的,不是来求你们的,你们到底凭什么漠视、腹诽甚至嘲讽我们? 你们能做什么? 知行楼浴室——牵扯我们不知多少精力,结果如何?收效不大。问题症结在于“建楼时就有的结构性不合理”,我再问“凭什么建楼是就有问题”?你们怎么答?当然我不会在嘴上有此一问,但是我、我们、同学们就不该问吗?!仅此一例,说明很多“应当”的事情其实却在现状的掩饰下,无限地被冷却了。 我是个挺冷漠、挺边缘的人,但当我被唤醒、被激发,我又怎能缄默无语!昨晚与郑老师(郑品石,团委书记)和李老师(李鹏,学生会秘书长)座谈会上,我激愤地表达了对涨价此事引出的思考,我自知说的不够好,但我觉得我说的足够真诚、足够决绝。 会上我说,我想找一个扩音器,冲到下课的人流中去,对他们振臂高呼,我做得出来,但我总会被贴上学生会干部的标签,我受不起。我不能让他人讥笑我的组织和同事,我不能让他人嘲讽我的上级。 但哪一天,我说不定真的做出这样的事来,那我定成为众矢之的,但我何辜之有?想王海无力的改变现状的铤而走险,我们不替自己悲哀吗? 由此引出
【公众意识】
我昨天座谈会上说,面对这么多不合理的、影响我们利益的现象同学们熟视无睹,我们是该更多地发挥引导同学的作用。郑老师说,我提出的问题孙中山当年就已经提过了,多少年来人们也一直在探索。但我想的却是:需要这样一批人甘当马前卒,竭尽所能唤起他人的自我意识、公众意识。今日关于《十月围城》里那些市井之徒“为革命而死”死的是否值得的讨论不绝于耳,我不敢自比,但我想到少爷对阿四说的那句“你一闭上眼,全是阿纯;我一闭上眼,全是中国的明天”,昨夜我真的很难入睡,闭上眼多少繁杂的请进压过来,成长的点滴、一张张打过交道的脸、声音、东西、风天。。。乱七八糟。我惊诧于自己第一次为了非我个人的事而失眠。我想的是那长长的买饺子的队伍,其中的学生竟无一人为此不合理的涨价做法发出呼声,我突然想流泪。《南风窗》(28页)“为了公益年度榜”的上榜人物秦晓表示反对对企业投入感情,或者说他的态度是做任何事情都要理智,不能让感情占上风;但我在这样一份小小的工作中,怎能不投入感情,又怎能不悲痛!或许我之所以投入感情,是因为我不为当官,有没有利益,我仅有源自内心最深刻而沉痛的一份情怀。今日南方周末评论版王溢嘉《麻木的草食性集体主义》中引用了马丁路德金的一句话:“历史将会记录在这个社会转型期,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嚣张喧闹,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本期《南风窗》将“公共利益”放在封面并占据了全刊大量篇幅。我们要呼吁的或许并非每个人都成为权益斗士,但我恳求,你能意识到自己受损的正当利益并发出一丝丝呼声,我很崇敬一些有良知的新闻人、宣传者,还有王海,正是他们在痛苦地思索,绝望地呼喊的同时,仍保持那份乌托邦般的理想,由此引出
【理想】
我曾冒出过在“校长接待日”以私人名义闯过去反映问题的想法,许多人都会笑。我却觉得可悲。为什么有制度却解决不了问题、或者说不解决问题,偏要这样逼得人无路可走?我仍然偏执而自闭地思考着。 这篇文章,依托我学生工作中(或者说良心上)的一件事,但却不是工作的罗列和宣传。我会有自己的生活安排、选择、爱好,但同这这也不妨碍我对学生会工作产生的思考。 昨晚会上,我表示了对“理想”的看法与现在人大“理想缺失”(自认为)的痛心疾首。诸位,我只是我,不是人大最“优秀”的:不是学习最好的,不是已经建功立业的,不是赚钱最多的(甚至没赚过),不是最有才的。但我敢大言不惭地说一句:我却不是缺乏理想的。今日我会笑自己十年前的理想,但没有那时候理想的支持和影响,岂有今日之我;十年后我想起现在也会笑,但我绝不后悔今日的激情与明知不可而为之的这股脾气。面向现实,我深感压力巨大,但我知之压力来自于责任感;我深感悲伤涌动,但我知这悲哀支撑着我这个未必必胜的哀兵。 我本无“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之雄心宏愿,只是因缘际会,大林说,羡慕我有机会做些自己认为真正有意义的事,我想或许我也只为修炼本心。但我却感谢那些能激发我斗志与精神、哪怕是对立与不好的东西,昨日在众人面前做过承诺,就不会让自己这些话掉在地上摔碎。 不要说我激进,除了端正自我,我并无私利; 不要说我轻狂,至少激情和理想未随着岁月的脚步远去。
【收尾】
最近,在《文史参考》创刊寄语上,总编辑王翔宇总结了1919、1949、1979年的中国。在写到2009年的时候引用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一句话: 这次世界金融危机,表面看是冲击了我们的发展速度,实质上是冲击了我们的发展方式。 祖国在变,在转型,在探索,也必将进步,在祖国发展、历史前行的洪流中,或许我只是一颗小小的尘埃,但在我该有所作为的领域,会如歌声一样:“就算我在你世界渺小成一颗尘埃,我也会给我所有的光和热。” 我愿与祖国共奋进,祖国,请别让我孤单。


注:本篇属于转载,原载于人人校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