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为什么做物联网生态模式?
张瑞敏早早地为物联网做准备,力使海尔成为一个生态品牌平台,到底看中了什么?或者说,和传统电商相比,它究竟好在哪里?
从整体来看,它主要有三个优势。
1. 用户粘性
物联网科技重塑了商品与人类的关系,商品对于用户的最大价值正在从其物质、功效层面的自然属性、经济属性,转移到能够与人类内在的兴趣与情感进行互动和响应的社会属性。
因为在物联网时代,一切皆可成为节点,一切触点皆可成为社交入口,无数个触点连接成一张融合线上、线下、用户社群的物联网。
这便注定了物联网会是交互平台,而不是像电商那样的交易平台。
相比电商,交互平台的用户,其个性化需求、体验、体验迭代都能满足,因为用户是来自于触点网络,通过触点,你能与用户能进行交流交互,感知用户需求。
因此物联网生态模式下的用户,更具备发展成终身用户的可能性。
2. 边际效益
产品品牌强调的是产品,平台品牌强调的是服务,而与体验相比,产品和服务都是基于理性计算逻辑而使顾客获得的外在收益,并且这种外在收益具有排他性。
平台品牌采取的电商模式虽然通过互联网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但依然没有体验与交互,不能给顾客带来内在利益,只能是打价格战,最终导致边际效益递减和利润的不断摊薄。
而在物联网时代,生态收入具有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效益递增的特征。
因为你是在持续地与用户进行交互,在交互中不断满足用户个性化、多样性和动态性的价值需求,这就不仅仅是一次性销售产品获得的成本与价格之间的差了,而是连接利益攸关方围绕用户体验的持续迭代共同进行价值创造,实现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生态收入。
3. 共创共赢
在海尔的物联网生态模式下,企业不再是自我封闭的系统,而是全方位融入互联网,无边界接入全球一流资源,与攸关各方利益分享、风险共担、共创共赢的互联网平台;员工不再是被领导者,而是创业创新的创客,是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合伙人;广大消费者用户也不再是被动的商品购买者,而是可以全流程参与企业生产和创新过程的产消者。
海尔推出的COSMOPlat就是个最好的例子。COSMOPlat是海尔推出的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全球首家引入用户全流程参与体验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电商平台只是交易平台,用户只能在既定的产品中做选择,而海尔COSMOPlat通过社群交互,用户可以全流程、全周期参与到产品创意、研发及制造中,围绕用户需求进行产品创造和生产,实现了供给端端与消费端的并联,解决了大规模制造与个性化需求的矛盾,实现大规模定制。目前海尔产品不入库率已达到71%,也就是说生产线上71%的产品下线可直接送达用户家中。
结语:
复旦大学管理学教授苏勇曾参观过张瑞敏的办公室。
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办公桌有点小。放眼望去,是一个3倍于办公空间的个人藏书室。他随机从书架上取出几本经管学的经典书籍。翻开,书页上写满了张瑞敏写的读书笔记。“他的书真不是摆设,确实读了很多,思考了很多。”
这就是为什么,说起中国的企业管理、商业模式,张瑞敏是个绕不开的人物。
他的动力,是让企业成为“时代的企业”。而他的一次次探索,让海尔走到了今天。
在物联网时代,最可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现在还没定论。但一定要去探索。
张瑞敏说,“中国企业过去没有自己的商业模式,只能是学国外的,比如学日本的、学美国的。但在物联网时代,大家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谁也不知道物联网前方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因此,如果我们率先探索成功,就会走在世界企业的前面。”
目前看来,张瑞敏提出的物联网生态模式,是最切实可行的,也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可。
2015年,海尔“人单合一”模式案例《海尔:与用户零距离》进入哈佛商学院,该案例被师生评为当年最受欢迎的案例。2018年,海尔“人单合一”模式成功改造GEA的案例也进入哈佛商学院案例。
与此同时,COSMOPlat日益成熟、壮大。COSMOPlat作为一个共创共赢共享的开放平台,通过交互、设计、采购、智造等7大模块构建了衣联、食联、农业、房车等15个产业新生态,覆盖了60个细分行业。
当然,没有一劳永逸的商业模式。不断学习、探索,这是海尔能走到今天的原因所在。
在过去三十几年里,海尔是为数不多能够在每个时段中抢占先机的企业。这次张瑞敏对物联网生态模式的探索,同样如此。
美国经济学家大卫·梯斯的动态能力理论认为,一个企业固然需要核心竞争力,但最重要的,是更新核心竞争力的能力。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