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要说了大学生面试的一些问题,然后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有些重要的建议:
要正视自己的价值,要自信,对自己的母校要有归属感,现在的大学生太浮躁茫然自卑还有些势利,很对,但是这些是有原因的,我们大多学的东西不知道何用,我们不知道外面的情况如何,我们成了农民工 失业者之后的又一弱势群体 (不否认有一些大学生很不错,那些大牛可以满足作者的所有要求可以找到好工作,但工作之后的成就如何仍有很大的变数) 我们大多数人经历了10多年的应试教育,到了大学老师还在鼓动我们考研,当然老师也是为我们好,至少他们觉得是双赢的,但是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急功近利,一切都被指标化,一切都被物质化,在这种氛围中人是很难冷静的思考的,就算思考了,也没人有魄力去改变,还是傻傻的读着英语,算着数学,学着专业课,盲目的跟风,考研出国,找工作似乎被誉为最没志气的选择,试问在这种状态下,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会做出什么选择:我所看到的大多数的大学生大三开始准备考研,疯了的泡在自习室和图书馆学的都是考研要考的数学英语专业课甚至政治,一直到累到放弃,或者考完研才停止。。。而大一在适应中度过,大二在无忧无虑中青春了,大三大四过着高中的生活,整个大学用来投资的时间基本用来提高技能专业知识,你还怎么能希望的更多,我认为人重要的三种属性:思维观念 交际能力 专业能力同等的重要 我们所花费的几乎全部的精力用来做的却只是专业能力的一部分,试问我们哪有时间和氛围自我反思,修正观念,如果有人很迅速的告诉你他的特长,那都是表象,大多数人是一般人,任何的能力和认知是相对的,比如他说他思维敏捷,沟通能力强或者专业知识扎实,你会不会想到他是和谁在作对比,还有我自己的学校一般,但是我还是认为大体水平上好学校的学生就是好一些,他们通过了高考的考验,他们自身有一般人没有的特质,只是好多的潜力股都被我们的**的氛围引导错了,另外在谈下作者的面试方式,让我很看不起,你自以为自己资历老,经验丰富,其实你是思维固化,经验主义了,还有些自大,我想就是再优秀的管理者或者hr都不敢说自己在三五分钟可以了解一个人,好就算你有能力做的到,但你至少要让我看到你做了准备的啊,你看你提到的一些问题,何其的肤浅,你的问题问出来应该是具体生动的,让面试者在不自觉中说出你要知道的信息,所以你要么没本事要么从一开始就看不起那些你嘴上所尊重的大学生,你的三五分钟不是给后来人机会(你要真的有诚意就加场,显然你没有),而是把时间浪费掉了,你没给那些踏实的人和自己机会,你在从量的角度思考问题而非质。。。还有工资待遇的问题,如果是我我会说待遇不是问题,经济上我可以独立不再靠父母就ok了,但是我要反问公司是否愿意培养我,我不在乎学习适应期的待遇,我考虑的是自己能否健康的成长。
最后问作者一句:你可以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表述你的本质吗,你的为人处世方式,你的专业见解,你的道德观 你说得出吗,是很坚定地说出的吗,又愿意真诚的表述吗
我做不到的,因为我的思想观念一直在改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