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41 2
2009-12-27
私募中不少人在2008年跌落神坛之后东山再起,不仅将亏损全部补回,甚至有的资产净值还创出新高。不过,其中大部分是拜今年的牛市所赐。2010年,单边上涨的行情可能难以再现,私募将不得不再次面对市场可能出现的反复。与此同时,行业竞争和制度缺陷也将冲击这个群体。 赢回面子难留信任

  去年熊市亏得一塌糊涂的民间私募张先生最近心情不错。去年初,老张还有近两千万元市值,但随着熊市的到来,他补仓摊低成本的做法未能奏效,单单在一汽夏利上的损失就过千万。不过,今年汽车股行情崛起,老张的市值已恢复到高位水平,还略微创出新高。令人遗憾的是,老张去年亏得太惨,很多客户就此流失。

  今年牛市的展开,不少私募再现强者本色,如广州新价值的罗伟广、上海尚雅的石波、东方港湾的但斌等,其阳光信托产品净值都得以恢复。业内人士称,这不但是一次对抗舆论的胜利,也是一次投资理念的胜利。不过,私募基金在赢回面子的同时,是否也赢回了客户的信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27 16:10:05
 罗伟广表示,随着业绩和知名度的提升,现在发信托比过去容易很多,基本上不用通过银行或券商渠道就可以募足资金。但2008年的确跑了一些客户,到现在也没回来。目前留下的都是一些核心客户。此外,也主动退掉了一些要求高的客户。

  “如果客户能够认同我的风格,我的压力就会小很多。”罗伟广坦言,“2009年能够做到前几名,有运气的成分,今年的市场好把握,因此这个业绩也没太多的说服力。我的风格是能够把握个股,但这个风格有个死穴,那就是对市场的大方向把握不能出错。去年亏了近50%,就错在这里。熟悉我们风格的客户还好,如果不熟悉,那就没法合作。”罗伟广表示,现在加强了风险控制,只要市场有点风吹草动,就会先把仓位降下来。

  经过去年煎熬的但斌对此也深有体会。但斌的私募基金成立于2004年。在2007年之前,业绩相当不错。不过,2008年的熊市让其遭受净值和名声的双重下跌。他的成功和失败都源自投资理念。

  “一旦发现好的企业我们就敢于重仓,敢于持有,碰到2008年这样的市场,我们一点办法也没有。2009年我们的收益相当不错。特别是在香港市场,净值增长将近3倍,光在腾讯上就赚了将近4倍。”据但斌介绍,持有其A+H股投资组合的投资者回报相当高,单独持有H股组合的则更高。他坦言,因为持仓品种大部分为蓝筹股,A股投资组合表现并不出色。

  从记者采访的情况看,私募基金经理大多表示,已经重新取得客户的信任。广州瑞富资讯副总经理、资深私募观察人士彭亚轩表示,私募是否能够经受住下一波震荡市的考验还要观察,毕竟市场考验的是人性,他们也难逃这个怪圈。

  彭亚轩认为,对于私募的考验可能就在眼前。绝大多数研究机构对2010年股市谨慎乐观,震荡上行是大概率事件,但2009年大幅上涨的情况基本不会重演,随后投资的操作难度会加大,市场将无情地考验每一个私募基金管理人。 
业绩才是硬道理


  其实,回顾2009年私募投资回报业绩,整体阳光私募平均收益率大约50%,整体远远跑输大盘,也略输给公募股票型基金。客观地讲,阳光私募整体踏空了2009年的小牛市。然而,就在这种背景下,公募基金推出了“一对多”,券商集合理财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私募基金这种业绩水准如何能够赢得竞争?

  不过,私募普遍不惧这种竞争。北京私募荣先生是位刚过而立之年的青年才俊。言谈之间,他不时会说到一个词:“逻辑”。他表示,这么多年来,做投资讲究的就是这个词,把逻辑想通了,就开始放手一搏。

  据荣先生开户所在营业部的老总介绍,近5年来,荣先生所管理的资产翻了上百倍。他也不负众托,即使在去年的大跌行情中,依然保证近50%的收益,今年收益更是远远超过最好的公募基金。但荣先生并未发行信托,因此具体收益情况无从查实。

  荣先生自己介绍,他做股票就是将某种盈利模式运用到极致。比如,去年的行情中,他充当的实际上就是“敢死队”角色。而今年的行情,他则紧跟市场热点,充当股价的催化剂,当然操盘风格仍是快进快出。荣先生说:“我从来没有畏惧过与公募竞争。我有自己的秘密武器,而且很多是公募基金做不到的。我也从来不用担心找不到客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7 16:10:23
业绩是赢得竞争的“杀手锏”。罗伟广直言不讳地说,“在‘一对多’刚出来的时候,有客户就跑去参与投资。但回过头来看,‘一对多’的业绩并没有想像得好。所以,又有很多客户回头来找我们。可能他们开始认为,基金的资金量大,不会让参与‘一对多’的客户吃亏。但应该看到,‘一对多’只是基金业务中较小的部分,大头还是公募的开放式基金,他们不会捡了芝麻丢西瓜。”

  此外,名气之于竞争也相当重要。今年9月,重阳三期通过招商银行私人银行首发,规模达10.5亿元。与此前阳光私募的普遍规模在5000万元相比,这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分析人士认为,名人效应在发行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李旭利是前交银施罗德明星基金经理。而重阳另一位核心人物裘国根在市场上同样名声显赫,其管理的重阳一期和二期业绩优异。今年以来,虽然有十余只私募产品取得了远超大盘和公募基金的收益,有的甚至将王亚伟远远甩在身后。但这种人毕竟是少数,而且阳光私募界到目前为止未出现一位常胜将军。彭亚轩说,绝大多数私募不是熊市里净值波动过大,就是牛市里净值增长缓慢。在投资者面前,只有业绩才有说服力。
围城外的围城


  除业绩之外,这个群体始终无法得到一个“合法身份”,这使得私募基金无论在发展前景,还是接受监管方面,都掣肘层层。

  阳光私募中已出现两起案件。一是陕西鑫鹏去年出现巨亏,被投资者告上法庭,与陕西鑫鹏一起成为被告的还有发行商华润深国投。二是国贸盛乾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坊间流传其涉及“老鼠仓”。从这两个产品的净值看,都基本上已无积极管理迹象。而上述两起案件目前仍在审理当中,真相有待公布。

  上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私募基金表示,这两起案件对阳光私募行业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操守、对“四方监管”模式中各参与方履约的诚意、自觉性提出质疑,给整个阳光私募行业带来消极影响。不过,大家都期盼最终能够给出一个判决结果。只要有判决,就代表着一种进步。因为阳光私募属于银监会和证监会等多重监管,在相关法律方面存在模糊地带。如果两起案件最终给出清晰的判罚,对私募界来说,无疑具有标杆意义。

  但一些市场人士认为,“老鼠仓”、内幕交易和巨亏引发的官司都不是问题。只要适用《证券法》,就都可以解决。发展私募基金,最重要的还是在发行制度的建设上,让“阳光化”道路更加通畅和市场化。

  2009年7月,信托公司开设股东账户被暂停,一些信托公司却借机高价叫卖“老账户”,最高价居然达总盈利的5%,同时还要求发行方有良好的业绩史。面对高成本和严要求,很多欲“阳光化”的私募都被挡在门外。

  如果借鉴香港基金的发行体制,私募发产品并不存在太多障碍。但斌表示,在香港发行基金壁垒并不高,但运作成本却极高。如果业绩不好,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香港证监会只是按市场化方式监管,不会设置障碍。同样在香港发行信托的上海富派投资总经理刘坚表示,在香港发行基金有两种模式,一是公司制,即在香港成立公司,客户资金由信托公司托管,资本运作由受托方管理;二是注册制,即成立一家离岸公司,客户的资金直接由这家公司管理。整体来看,发行、运作的过程极为方便。

  经过多年发展,国内私募基金已成为A股市场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但制度障碍依然存在,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将继续检验私募基金的成色。2009年突围之后,来年私募行业如何变局,存在诸多变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