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2010年的门口,如果
盘点一下即将过去的这一年,中国
经济的亮点和遗憾在哪里呢?
上海证券报发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福重文章表示,2009年的中国经济有三大亮点和三大遗憾:
亮点之一,是以GDP衡量的经济增长速度,实现了年初的预定目标:保八。这个速度,在当今世界各主要
经济体中,是最高的,全球前十大经济体,今年绝大多数是负增长。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性,不在于产量数字的增加,而在于维持
就业。比如,由于经济负增长,美国今年的
失业率突破了10%的心理界限,创下了1983 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如果中国不保持较快的
增长速度,也必然会有失业率的急剧上升。但是,中美两国的区别在于,美国有较为完整的
失业保险体系,能够应对
失业的冲击,而中国目前的失业保险体系还很不完善,失业率的急剧攀升是不能承受之重。所以,对中国来说,保持较快经济增长速度,是第一重要的目标。年初,鉴于外部
需求萎靡不振,
长期主要靠外需拉动的中国经济,能否一枝独秀,多数人并没有信心。所以,必须承认,取得这个成绩,是很不容易的。
亮点之二,是资本市场的活跃和繁荣。2008年,沪深
股市一片惨淡,
股指跌幅超过60%,留下了在全球主要股市中表现最糟的记录。所以,很多人都悲观地预计,2009年沪深股市将继续领跌全球。可是,出乎预料,2009年的沪深股市,表现异常抢眼,股指几乎翻番。个中,有否极泰来的
反弹效应,也有
热钱涌入,流动性泛滥的因素,但还有一点不可忽视,即中国
经济表现尚佳。10月23日,首批28家
创业板企业登陆
深交所,中国的“
纳斯达克”正式启航,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里程碑事件。虽然初创期有
市盈率较高,炒作比较凶狠的毛病,但是,创业板到底为中国催生出一大批
创新型
民营企业建起了一个平台,这让诸多有志的创业者有了用武之地。
亮点之三,是“新医改”和“新农保”的出台。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公布。意见首次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
制度作为
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
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新农保将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
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
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
社会救助等其他
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在经济形势空前严峻的当口,出台力度很大的这两项改革措施,实属难得。
当然,2009年的中国
经济也有遗憾之处。
第一,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结构调整,被认为是比增长更根本性的经济目标。在出口不可能
短期回覆,而
低碳经济初露苗头的当口,更凸显了结构调整的必要和紧迫。但是,现在的
经济结构是过去体制和
计划下的结果,现在的调整如果继续依靠计划,调整就必然是缓慢甚至是无效的。因为经济的结构应该如何,要交给
市场去解决,任何人都没有
能力预见未来。人为压缩某些行业,鼓励某些行业,都不是明智之举,过去的教训已经够多。何况,每次的结构调整,受损失的,都是
民营经济,强化的都是
国有经济。今年的
财政刺激计划以及10万多亿的
信贷资金,大部分流入国有经济,包括
产能已严重过剩的部门,使得调结构的举动付之阙如。所以,2009年有“国进民退”之说,甚至有论者认为有向旧体制回归的趋势,虽然
统计部门负责人用一系列数据予以否认,可是,更多的事实却印证了这个判断。这是今后的改革中,不可不察的。
第二,房价高企。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部分
城市的房价过高。高房价的最大危害,是吞噬刚刚才有了点起色的
中产阶级的
收入,剥夺靠多年
储蓄才能买房家庭的正常
消费需求,给内需以重创。房价高,有正常的供求因素,如新增人口以及
改善住房的要求,土地的相对稀缺;也有尚属正常的
投资和
投机需求;但更有城市土地财政依赖,国土部门的少作为,“
央企”逐利争当“地王”的制度性原因。高房价虽然可以推高一个地方的
GDP,但是,从
长期看,它是经济的巨大绊脚石,而治理高房价,
需要下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