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832 0
2009-12-27
津巴布韦:端着金碗要饭吃

津巴布韦:端着金碗要饭吃茅于轼 最近听到一些消息,说津巴布韦的经济形势恶化。通胀率达到百分之两亿多。买一卷卫生纸甚至要花3万津巴布韦币。有人甚至开玩笑地说,如果用面额为100的津巴布韦币作卫生纸也许更便宜。为此,津巴布韦还发行了1000亿巴布韦币面额的钞票。 还有媒体报道说,津巴布韦已经有200多万人要靠国际粮食救援生存了,而且人数明年还会增加到510万。现在,津巴布韦三分之二的学生失学,经济总量已经比1998年“缩水”了一半。 出现这些消息,其实并不意外。 上个世纪末,我曾在瑞典人办的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网任顾问。每年都要到非洲去3-4次。南部非洲国家全都去过。总体的感觉,南部非洲其实并不是一块穷乡僻壤,那里本来有大量的煤炭资源可供开发利用的,经济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但是那边的国家就是在端着金饭碗要饭吃,尤其是津巴布韦。 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南部非洲受苏联影响都在搞计划经济,搞配给,高限制。尤其是穆加贝上台后,津巴布韦不但不保护私人产权了,甚至还要没收私人所有财产,尤其是外国人的财产。他们本国的民族资本家,也只有那些跟穆加贝关系好的老朋友才会得到照顾,否则也照样清算。 总的一句话就是,津巴布韦越来越远离市场化道茅于轼

    最近听到一些消息,说津巴布韦的经济形势恶化。通胀率达到百分之两亿多。买一卷卫生纸甚至要花3万津巴布韦币。有人甚至开玩笑地说,如果用面额为100的津巴布韦币作卫生纸也许更便宜。为此,津巴布韦还发行了1000亿巴布韦币面额的钞票。

    还有媒体报道说,津巴布韦已经有200多万人要靠国际粮食救援生存了,而且人数明年还会增加到510万。现在,津巴布韦三分之二的学生失学,经济总量已经比1998年“缩水”了一半。

    出现这些消息,其实并不意外。
    上个世纪末,我曾在瑞典人办的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网任顾问。每年都要到非洲去3-4次。南部非洲国家全都去过。总体的感觉,南部非洲其实并不是一块穷乡僻壤,那里本来有大量的煤炭资源可供开发利用的,经济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但是那边的国家就是在端着金饭碗要饭吃,尤其是津巴布韦。

    原因是什么呢?
路。 早在上个世纪末期的时候,津巴布韦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记得我头一次去,是1987年,从伦敦到哈勃罗内,要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换飞机。 由于涉及好几种货币的兑换,本想在航空公司会等上好几个钟头。没想到十来分钟就换好了。比那时候的中国的情况强多了。你想想看,津巴布韦在1987年就达到那种效率了。他的社会经济是不是比较高?而且我看,那时候津巴布韦人生活秩序有条不紊的,环境优美,供应充足,这也是经济繁荣的一个表现。 从那以后,我几乎每年都要去津巴布韦。有时候,在那一住就是好几个礼拜。因此,也交往了一些朋友。我每次去津巴布韦,眼看它一天天衰落下去,正好像中国一天天兴旺起来。错误在政府的政策完全违背了自由市场的原则,突出政治,以为权力万能。这几个至今还在搞计划经济的国家有一个通病,就是漠视市场规则,迷信权力,自以为是在为人民服务,自以为掌握了真理。 我们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网煤炭组就有一个津巴布韦籍的成员。 1989年,我曾经到他家去过参观过,他还请我吃饭。他在当地是一个知识分子,自己有汽车。他跟我讲,汽油非常难买,因为那时的津巴布韦已经开始打仗了,又由于津巴布韦是一个内陆国家,汽油需要通过莫桑比克的输油管道输入进来,政府就     因为南部非洲受苏联影响都在搞计划经济,搞配给,高限制。尤其是穆加贝上台后,津巴布韦不但不保护私人产权了,甚至还要没收私人所有财产,尤其是外国人的财产。他们本国的民族资本家,也只有那些跟穆加贝关系好的老朋友才会得到照顾,否则也照样清算。
专门派人看护输油管道,油价也由国家控制起来了。特别是政府对外汇的控制造成巨大的浪费。 1990年我从津巴布韦到澳大利亚,要买机票。买机票必须用津巴布韦币;我带了美元必须换汇。结果给我一个很吃亏的汇率,而我也不得不换。那时候,飞机票与我们工资收入相比还是比较大的一笔支出,所以吃了很大的亏。 总而言之,津巴布韦的经济越来越差,最主要的就是没有充分市场化,政府管的太多,限制太多,货币不能自由兑换,贸易不自由。因此,虽然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也利用不好,很多创造财富的机会就这样白白丧失掉了。作为一个内陆国家,和邻国搞不好关系,不能通过外贸利用彼此的比较优势,更是一条途穷末路。(编辑:陆思同)    总的一句话就是,津巴布韦越来越远离市场化道路。
    早在上个世纪末期的时候,津巴布韦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记得我头一次去,是1987年,从伦敦到哈勃罗内,要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换飞机。
路。 早在上个世纪末期的时候,津巴布韦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记得我头一次去,是1987年,从伦敦到哈勃罗内,要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换飞机。 由于涉及好几种货币的兑换,本想在航空公司会等上好几个钟头。没想到十来分钟就换好了。比那时候的中国的情况强多了。你想想看,津巴布韦在1987年就达到那种效率了。他的社会经济是不是比较高?而且我看,那时候津巴布韦人生活秩序有条不紊的,环境优美,供应充足,这也是经济繁荣的一个表现。 从那以后,我几乎每年都要去津巴布韦。有时候,在那一住就是好几个礼拜。因此,也交往了一些朋友。我每次去津巴布韦,眼看它一天天衰落下去,正好像中国一天天兴旺起来。错误在政府的政策完全违背了自由市场的原则,突出政治,以为权力万能。这几个至今还在搞计划经济的国家有一个通病,就是漠视市场规则,迷信权力,自以为是在为人民服务,自以为掌握了真理。 我们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网煤炭组就有一个津巴布韦籍的成员。 1989年,我曾经到他家去过参观过,他还请我吃饭。他在当地是一个知识分子,自己有汽车。他跟我讲,汽油非常难买,因为那时的津巴布韦已经开始打仗了,又由于津巴布韦是一个内陆国家,汽油需要通过莫桑比克的输油管道输入进来,政府就    由于涉及好几种货币的兑换,本想在航空公司会等上好几个钟头。没想到十来分钟就换好了。比那时候的中国的情况强多了。你想想看,津巴布韦在1987年就达到那种效率了。他的社会经济是不是比较高?而且我看,那时候津巴布韦人生活秩序有条不紊的,环境优美,供应充足,这也是经济繁荣的一个表现。
    从那以后,我几乎每年都要去津巴布韦。有时候,在那一住就是好几个礼拜。因此,也交往了一些朋友。我每次去津巴布韦,眼看它一天天衰落下去,正好像中国一天天兴旺起来。错误在政府的政策完全违背了自由市场的原则,突出政治,以为权力万能。这几个至今还在搞计划经济的国家有一个通病,就是漠视市场规则,迷信权力,自以为是在为人民服务,自以为掌握了真理。
专门派人看护输油管道,油价也由国家控制起来了。特别是政府对外汇的控制造成巨大的浪费。 1990年我从津巴布韦到澳大利亚,要买机票。买机票必须用津巴布韦币;我带了美元必须换汇。结果给我一个很吃亏的汇率,而我也不得不换。那时候,飞机票与我们工资收入相比还是比较大的一笔支出,所以吃了很大的亏。 总而言之,津巴布韦的经济越来越差,最主要的就是没有充分市场化,政府管的太多,限制太多,货币不能自由兑换,贸易不自由。因此,虽然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也利用不好,很多创造财富的机会就这样白白丧失掉了。作为一个内陆国家,和邻国搞不好关系,不能通过外贸利用彼此的比较优势,更是一条途穷末路。(编辑:陆思同)     我们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网煤炭组就有一个津巴布韦籍的成员。
津巴布韦:端着金碗要饭吃茅于轼 最近听到一些消息,说津巴布韦的经济形势恶化。通胀率达到百分之两亿多。买一卷卫生纸甚至要花3万津巴布韦币。有人甚至开玩笑地说,如果用面额为100的津巴布韦币作卫生纸也许更便宜。为此,津巴布韦还发行了1000亿巴布韦币面额的钞票。 还有媒体报道说,津巴布韦已经有200多万人要靠国际粮食救援生存了,而且人数明年还会增加到510万。现在,津巴布韦三分之二的学生失学,经济总量已经比1998年“缩水”了一半。 出现这些消息,其实并不意外。 上个世纪末,我曾在瑞典人办的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网任顾问。每年都要到非洲去3-4次。南部非洲国家全都去过。总体的感觉,南部非洲其实并不是一块穷乡僻壤,那里本来有大量的煤炭资源可供开发利用的,经济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但是那边的国家就是在端着金饭碗要饭吃,尤其是津巴布韦。 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南部非洲受苏联影响都在搞计划经济,搞配给,高限制。尤其是穆加贝上台后,津巴布韦不但不保护私人产权了,甚至还要没收私人所有财产,尤其是外国人的财产。他们本国的民族资本家,也只有那些跟穆加贝关系好的老朋友才会得到照顾,否则也照样清算。 总的一句话就是,津巴布韦越来越远离市场化道    1989年,我曾经到他家去过参观过,他还请我吃饭。他在当地是一个知识分子,自己有汽车。他跟我讲,汽油非常难买,因为那时的津巴布韦已经开始打仗了,又由于津巴布韦是一个内陆国家,汽油需要通过莫桑比克的输油管道输入进来,政府就专门派人看护输油管道,油价也由国家控制起来了。特别是政府对外汇的控制造成巨大的浪费。
    1990年我从津巴布韦到澳大利亚,要买机票。买机票必须用津巴布韦币;我带了美元必须换汇。结果给我一个很吃亏的汇率,而我也不得不换。那时候,飞机票与我们工资收入相比还是比较大的一笔支出,所以吃了很大的亏。
路。 早在上个世纪末期的时候,津巴布韦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记得我头一次去,是1987年,从伦敦到哈勃罗内,要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换飞机。 由于涉及好几种货币的兑换,本想在航空公司会等上好几个钟头。没想到十来分钟就换好了。比那时候的中国的情况强多了。你想想看,津巴布韦在1987年就达到那种效率了。他的社会经济是不是比较高?而且我看,那时候津巴布韦人生活秩序有条不紊的,环境优美,供应充足,这也是经济繁荣的一个表现。 从那以后,我几乎每年都要去津巴布韦。有时候,在那一住就是好几个礼拜。因此,也交往了一些朋友。我每次去津巴布韦,眼看它一天天衰落下去,正好像中国一天天兴旺起来。错误在政府的政策完全违背了自由市场的原则,突出政治,以为权力万能。这几个至今还在搞计划经济的国家有一个通病,就是漠视市场规则,迷信权力,自以为是在为人民服务,自以为掌握了真理。 我们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网煤炭组就有一个津巴布韦籍的成员。 1989年,我曾经到他家去过参观过,他还请我吃饭。他在当地是一个知识分子,自己有汽车。他跟我讲,汽油非常难买,因为那时的津巴布韦已经开始打仗了,又由于津巴布韦是一个内陆国家,汽油需要通过莫桑比克的输油管道输入进来,政府就     总而言之,津巴布韦的经济越来越差,最主要的就是没有充分市场化,政府管的太多,限制太多,货币不能自由兑换,贸易不自由。因此,虽然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也利用不好,很多创造财富的机会就这样白白丧失掉了。作为一个内陆国家,和邻国搞不好关系,不能通过外贸利用彼此的比较优势,更是一条途穷末路。(编辑:陆思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