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509 0
2006-01-21

有人说中国创新难啊,中国十几亿的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才排在六七位,钱都消费在吃穿住行上了,那有钱来创新。中国科学技术落后,而国外又封锁相关的高端技术,就连武器都禁运中国,中国相关领域从头开始要走多远。中国富人要买日本的汽车,中国老百姓用的是韩国的数码相机,中国民航用美国的客机,中国的创新企业的产品利润和生存空间能有多少。中国官员出国参观考察,实为出国旅游,每年上千亿的资金仅仅就是一个奖赏政绩的方法,同时还有很多农民没有走出大山,国家还要出钱给落后地区造路、通水、通电、通电视节目,该怎么创新。

总的来说就是国家在没有实力,没有机会,没有交易,没有信息的情况下怎么创新的问题,国家没有实力,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的有价资源就少。国家没有机会,国际秩序就有失公平,国家会被效率之争而被拖垮。高新企业没有交易,民族的世界级先进企业自身的经济循环就建立不起来,国家和企业没有信息,旧版的龟兔赛跑的机会和耐心并存的后发制人的理念就演变不成新版龟兔赛跑的国际共赢和国内共嬴的局面。

中国确实存在资源少,被动中失去了国际公平,高新企业市场修养低以及信息优势不足、信息被动的情况,怎么解决是个问题,我认为有信息才有交易,有交易才有机会,有机会才有实力,这是一脉而成的。而想要一脉而成、如何一脉而成、可以一脉而成,这不是因为人的意志会形成的,这是一个客观的问题,总的来说,认真地认识就会有信息,实在地有所作为地付出就会有交易,仔细地寻找就会有机会,优质的共同的努力才会有实力。而这种认真地、实在地、有所作为的、仔细的、优质的、共同的是什么集成的意思呢,就是要有一种好的判断力。

好的判断力就是政府要把好关,把西方发达国家有用的东西引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来,把民间好的创意收集起来用于人民的生产生活,把企业中好的创新都进行保护和帮助发展,并且以此好好地引导全民的创新观念,好好地支持全民的创新观念。只要政府措施得当,大千世界,什么不能创新,什么不能发展,总的来说,就是政府要把社会中分立的知识都集中起来,经过卓有成效的判断,发掘其中的有效因素,借而提醒大众、影响大众和保护大众。

要有好的判断力就要有好的伯乐。政府的精英们深入基层、体会大众;走出国门、体察先进都必须有伯乐的精神,有了伯乐的精神才不会让人才淡漠、社会清寡。同时没有好的企业家,社会就无所谓伯乐。企业家即要有能力,也要有眼光,必须认知自已管理环境中的一切变化,包括人的、财的和物的,企业的伯乐要伯人,也要伯财、伯物,一切企业规律都是企业伯乐的发掘的重点。不但要有企业的伯乐,而且要有社会的伯乐,他们的工作重点是社会层次上的规律,要创立一套好的创新机制,要靠政府伯乐、企业伯乐和社会伯乐的共同努力。只要有好的伯乐,再有问题的规律也可以用在恰当的位置上,有了好的伯乐,才有分立知识的管理,才能进行人才、经济和文化的攻关。总的来说,好的伯乐就等于好的机制,全社会的努力造就了少数的伯乐,少数的伯乐发掘了全社会的人才和财物,借而成为社会的稳定的结构,成为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要有好的伯乐,还要有好的人才。好的人才就是有知识、有技能、有思想的人用在了好的岗位上,不用在实际岗位上的人,再有知识,再有技能,再有思想,也不能有什么实际意义。社会要培养成功的尖子,也就影响出健康全面的大众,只要有了好的尖子和好的大众,再难的问题也能解决。总的来说,人才是分立知识的来源,是社会稳定发展的本体,人才的发明和创造力是创新的基础,人才的创业造就了社会的发展,人才在有效的管理下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有了判断、有了伯乐,有了人才,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才有了保障,中国才可以解决“没有实力,没有机会,没有交易,没有信息”的问题,中国才可以更有效地创新。

       200612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