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565 1
2018-09-26

房价有可能永远涨,但冬天也有可能很漫长。


当房企都在储备过冬时,无论是刚需还是投资,最好都做好过冬的准备。


当融创掌门人孙宏斌表示“安全第一”时,很多人以为这只是一家之言。


当万科董事长郁亮说“未来三年只要活下去”,人们才恍然发现,房价还没怎么松动,房企大佬们已经悲观到如此地步了。


在2017年中国房企销售榜上,万科位列榜眼之位,融创占据第四把交椅。当两大龙头房企毫不掩饰悲观之态,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楼市下半场何去何从,我们理当从中寻找一些答案。


—01—

融创孙宏斌:安全第一!


孙宏斌从来都不是个低调的人。


无论是当年在联想一度成为接班人最终却身陷囹圄,还是最近几年的挥泪斩乐视、谈笑入万达,抑或以疯狂拿地荣膺“地王收割机”和“并购之王”的称号,这都已是过去式。


最近,孙宏斌越来越保守。


就在一个月前,在融创中期业绩会上,孙宏斌突然说,融创要做到安全第一。


孙宏斌的理由是,政策环境和楼市都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一,这次宏观调控的严峻程度是超乎想象的,政策没有放松的迹象,有些地方还在加紧。


第二,随着政策的持续,消费预期、购买预期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融创正在准备过冬。


从去年起,融创就已不再市场公开拿地,转而已并购为主,即使是并购,步伐也在逐渐放缓。


在战略上,融创更是全面押注一二线城市。孙宏斌明确表示,不会进入三四线城市,市场变化后,三四线城市凉的最快。


对于楼市下半场,孙宏斌更加保守。在孙宏斌看来,房价不存在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也不存在大幅度下降的可能性,今后五年都是波动的,政府的干预只能让波动显得更窄。


这也就是国民经略常说的楼市冰封期的含义所在。


—02—

万科郁亮:活下去!


孙宏斌保守了,郁亮一直都很低调。


与在地产圈、体育圈乃至娱乐圈都混出声名的的王石相比,郁亮一直都以沉稳形象示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低调的掌门人,在短短半年多时间里,却发出两次让舆论震惊的论断。


一次是2018年6月,郁亮说“万科要告别房地产”。


在郁亮看来,住房全面短缺时代结束,房价告别单边快速上涨。


十年后万科还是房地产公司的话,那真的很惨。我现在在琢磨,我们各地的公司把“地产”这几个字都拿掉。


话声未落,万科深圳分公司已准备更名“深圳万科发展有限公司”,目前至少已有九家万科分公司陆续完成了更名手续。


去地产化,一时间甚嚣尘上。


保利地产更名为“保利发展”;

时代地产更名为“时代中国”;

龙湖地产更名为“龙湖控股”……


“地产”这两个字仿佛成了烫手山芋。


另一次是在2018年9月,郁亮直言:“未来三年要把“活下去”作为基本要求”。


在一份刚刚流出的《郁亮主席在南方区域9月月度例会上的讲话》中,现任万科A董事会主席郁亮提到了万科为应对行业变化正在做的四件事:战略检讨、业务梳理、组织重建、事人匹配。


郁亮在讲话中提到:当前的问题,不是简单的行业和经济出现了问题。而是政治、经济、国际、军事等方方面面都不一样了。


集团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进行战略检讨,以“活下去”为最终目标。


可见,面对当前的局面,郁亮把目标设置成了一个企业的底线:生存。为了活下去,接下来,郁亮把回款指标当作了超越销售额、利润等指标的最核心指标。


万科对自己的标准提的非常高。2018年,万科设置的回款金额是6300亿元,不低。现在,2018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6300亿元回款还没有完成一半。


所以郁亮很焦虑:“如果6300 亿回款目标没有达成,我们所有的业务都可以停了。”


与孙宏斌相似,郁亮看到了房地产乃至政治经济都在发生全方位的变化:


其一,今天我们面临的转折的全方位的,政治、经济、国际、军事方方面面。社会全方位进入转折点时,所有行业无一幸免。


其二,2012年时,万科研究报告曾提过,中国的地产调控千万不要成为韩国模式:买房凭票、卖房限制。但现在可以看到,我们面临的限制非常多,已经超出当时的想象。


郁亮说的第一件事,究其根本,就在于政治大环境和国际大环境的变化


往细了说,一是新的政治生态的确立,二是两大强国之间贸易争端的常态化,三是经济进入L型发展的新常态,四是整个社会对于大房企和大资本的反感,这意味着整个商业逻辑都要随之而发生变化。


至于第二点理由,则是楼市全面进入冰封时代。正如国民经略在《楼市冰封期买房指南》里所说的,这一轮调控堪称史上最严,政策之严厉,限制之全面,都是前所未有。


从限购限贷到限价限售的常态化,从限商贷到限公积金,从限土地拍卖到限房企融资,整个楼市进入冰封时代,房企既有的模式显然走不通了。


所以,郁亮给万科部署了四个字:收敛聚焦。


我们所有行为都“收敛聚焦”到保证万科“活下去”。


—03—

楼市还爆出两个大消息


消息一: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土地流拍已增至890宗,远高于去年。在这之前中原地产披露的前7个月土地流拍量为796宗,土地流拍仍在大规模进行着。


消息二:据经济参考报披露,目前,多个一线及热点城市的新房市场出现降价促销,包括恒大、碧桂园、万科等大型地产商都在加紧出货。北京、厦门、海口、三亚的房价均在调整当中。


“财经韬略”分析,以上两个消息透露出了两个信号:


1、房企的日子不好过了。


在楼市调控力度空前的当下,大小开放商也需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一向拿地激进、被外界成为“地王收割机”和“并购之王”的融创开始强调安全第一,着手准备度过这漫长的冬天。孙宏斌甚至在年中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未来投资房子不如买融创股票。


万科也正忙着“去地产化”,郁亮近日更是放出言论:“未来三年只要活下去”。


头部房企尚且如此,可以想象得到,如今的房企日子有多艰难。


2、多地房价正在调整当中。


未来一段时间或将有更多的城市进入调整期。但所谓的调整,并不是大家所期望的暴跌,更不会跌倒我们所盼望的价位。


以厦门来说,此前就有各种传言说厦门楼市崩盘,事实却完全不是。多数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厦门楼市更多的是回归理性。


而纵观全国范围,房价正在进行有效下跌的城市屈指可数,除了厦门、北京、环京,其他地方如杭州、青岛、成都、天津、武汉、合肥也都只是微调,不痛不痒。


理由其实很简单,尽管政府志在稳住房价,但经济下行压力之下,楼市这根顶梁柱仍需要发挥作用,坚决不能成为负累。


—04—

该不该买房?


对于这个问题,财经韬略所坚持的观点是:


刚需客越早上车越好,已经入局了的长线投资客,只要选对了城市和地段,根本没必要恐慌。


因为,从全球范围来看,优秀的、潜力大的城市,房价长线一直上涨的势头从未改变过。


例如1998年金融危机后,香港楼市经历了六年熊市,跌幅累计高达62.2%。但站在2018年会看时会发现,当初的跌幅早在2011年已经填平,之后屡创新高,截止到目前,香港楼市的均价在1997高点基础上又上涨了41%。


内地的热点城市,不可能会出现香港当年的暴跌,也就不用过分担心房价短期的小幅波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9-26 08:28:54
谢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