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1541 4
2009-12-27
求助各位大虾,比较下无套利均衡与供需均衡的区别和联系?先谢谢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27 23:29:30
加油啊·努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7 23:40:39
哎··努力灌水···凑经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8 03:49:18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我觉得这两者最根本的区别是他们的着眼点不一样,供需均衡时经济学理论求均衡状态最常用的理论,而无套利均衡则是微观金融当中定义金融产品均衡价格的基础。不同于经济学的均衡分析法,在金融均衡分析中,金融产品价格决定并不需要进行供求双方的共同分析,而是主要取决于需求方的均衡状态和价格。(因为金融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大体是一条水平线)。
相对于供需均衡这种某个时点的绝对均衡来说,无套利均衡更像一种相对均衡。因为他只需要满足金融产品的定价使得市场不存在套利机会就好。所以无套利均衡价格是以市场价格为输出基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8 22:41:06
这是我整理的一些看法,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金融学均衡分析法
从金融均衡分析法来看,表面上,它与经济学中的供求均衡分析类似:
首先,均衡分析法的整体研究思路是从市场投资主体的效用最大化出发,在一定约束条件(收入预算约束)下获得均衡状态的资产价格;
其次,它们都属于均衡分析方法,更进一步说它们都属于绝对定价法:它们的核心都在于理解和度量那些导致金融资产(商品)价格变化的各种经济因素,用以解释资产价格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第三,金融学均衡分析和经济学供求分析的理论演绎过程都比较侧重于问题的纯理性描述,往往形成一个理想状态下的均衡价格。
缺陷在于常常和市场相去甚远而难以实际运用,
但在描述资产价格形成和变化的整体影响因素方面却具有更大的一般性,因此都被看作一个分析资产定价问题的理论框架。
然而,在这两者之间,一个常常被人们忽视的重要区别却是:在金融学均衡分析方法中,金融产品的价格决定并不需要进行供求双方的共同分析,在这里金融产品的供给方似乎消失了 (金融市场供给无限及金融产品高替代性),而只要对需求方进行研究就足以推出均衡状态和均衡价格。
在供求曲线均为水平的金融领域中,经济学中供求决定价格的老套路显然无法继续使用了:在尚未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我们无法描述交易数量如何沿着供求曲线运动达到均衡点;在均衡状态下,虽然价格是确定的,但是两条重合的供求曲线使我们仍然无法找到均衡的交易数量。数量-价格机制无法发挥作用。
这最终导致了在金融学的均衡分析方法中,研究者们不得不放弃供给方,而将注意力仅仅集中在需求方的最优化分析之上;同时,金融研究者们也很少再涉及数量-价格之间互动机制的研究,取而代之的是对风险-收益互动机制的深入分析。
无套利分析方法以“相对定价”为核心,寻求各种近似替代品价格之间的合理联系,通过对“无套利”目标的追求确定合理的市场价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