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16217 22
2006-01-21
<P> 哪位朋友能告诉我目前产业经济学研究比较热的东西?不胜感激.</P>

[此贴子已经被dreamdiy于2006-1-21 22:04:4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21 22:03:00
<P>你是指产业经济学 的理论研究,还是 对策(应用)研究呢?</P>
<P>就对策研究来说,目前(在我国)正从“产业集聚”、“产业集群”转向“产业转移”和“产业转移中的政府行为”;</P>
<P>至于理论研究,不好意思,我对产业经济学理论前沿不甚了解。</P>
<P>PS:我编辑了你的标题,希望以后发起帖子的时候,能在标题中写明你要询问或讨论的主题,</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 22:06:1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3 23:12:00
<P>我国体育经济学研究的九个热点</P>
<P>一、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学者在研究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时大多认为,“九五”期间在宏观经济出现通货紧缩,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旺的经济环境中,体育消费持续火爆,体育市场日渐繁荣,整个体育产业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都有了快速的提高。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P>
<P>  1.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增长点</P>
<P>  当今,体育产业已经成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大有成为支柱产业之势。我国尽管没有体育产业产值的官方统计数据,但群众对健身娱乐、竞技观赏和体育用品的消费需求愈来愈旺,不同所有制的各类经济法人纷纷投资体育产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作用,并表现出极大的增长潜力。</P>
<P>  2.体育产业在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其他行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开始显现</P>
<P>  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形成和发展,不仅拓展了第三产业的领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第三产业的增加值,起到了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同时,体育产业是一个上游产业,它既能带动和促进第二产业中的一些相关行业的发展,也能带动和促进第三产业中一部分行业的快速发展,所以,对整个国民经济总量扩张和结构改善都有一定作用。</P>
<P>  3.体育产业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有独特作用</P>
<P>  国家经济是否真正有了发展,除了要看GDP能否保持持续增长外,还要看就业率的高低。同样,判断一项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除了要看这项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还要看这项产业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作用的大小。我国体育产业尽管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在体育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这项产业在吸纳社会就业方面起到的独特作用,已被政府和社会所关注。</P>
<P>  4.体育产业是提高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行业在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国民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升,除了表现在它对经济总量、结构和就业三个方面的独特作用外,还表现在它是提高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重要行业。</P>
<P>  二、体育产业能否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一项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至少应符合三个条件:一是不在传统行业之列,或虽属传统行业但以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二是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已经成为全社会新的消费热点,投资者踊跃,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三是能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并能拉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从理论上讲,体育产业具有成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潜质。</P>
<P>  三、体育市场分类、发展重点路径选择的研究</P>
<P>  体育市场分类有多种标准。从逻辑关系上看,消费决定市场。体育消费有体育物质产品的消费和体育服务产品的消费两类,体育市场由此也可以分为体育物质产品市场和体育服务产品市场两类,其中后者又可以细分为7种市场,即健身娱乐市场、竞赛表演市场、体育中介市场、体育旅游市场、体育媒体市场、体育博彩市场、体育保险市场。</P>
<P>  关于我国体育市场发展的重点,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应把体育用品市场、健身娱乐市场、竞赛表演市场和体育中介市场作为重点。在体育市场发展路径选择上,则认为应坚持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地区为先导、以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带为重点,走以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道路。</P>
<P>  四、体育消费研究</P>
<P>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体育消费问题的研究方面除做了一些区域性的实证研究之外,重点探讨了我国的体育消费能否在近期有一个较快的增长。持否定意见的学者认为,体育消费近期不会有较快增长,主要理由有三点:一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速减慢,失业率上升,体育消费不可能出现繁荣的态势。二是从发展阶段上看,我国处在工业化加速时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工业的拉动,依靠制造业发展。三是从恩格尔系数上看,我国目前还处于从温饱向小康过渡时期。持肯定意见的学者认为,我国体育消费近期会有一个较快的增长,主要理由有三方面:一是中国的人均GNP估计过低。通过比较,中国目前消费结构相当于3000美元的水平,处于这一收入水平的社会,体育消费应该是旺盛的。二是中国目前的消费水平,城乡间和地域间的差距较大。三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体育消费拓展的空间和发展速度也会随之加大。两种观点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即需求结构的变化会带动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体育消费是顺应我国社会消费结构变化规律的、有增长潜力的服务性消费。</P>
<P>  五、体育经纪人制度研究</P>
<P>  体育经纪人制度的研究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通过重点委管课题立项资助开展了发展我国体育经纪人的对策研究。该研究较为系统地评价了欧美体育经纪人制度及其管理特点,调查了我国体育经纪人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体育经纪人的政策建议。二是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会同国家工商局开展《体育经纪人管理办法》的立法调研工作,拟订了《体育经纪人管理办法》草案,并在北京、广东、上海、江苏进行体育经纪人培养、资格认证的试点工作,并将颁布《体育经纪人管理办法》。</P>
<P>  六、加入WTO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P>
<P>  目前主流看法是,“入世”对中国体育产业的影响主要在体育用品业、健身娱乐业和体育中介三个领域。我国体育用品业是一个出口很大的行业,1998年通过海关直接出口的体育用品达45.98亿美元,其中仅足、篮、排三大球的出口就达8011万美元。从有利的一面看,“入世”后,进口配额将会被取消,其他贸易壁垒也将被打破,给我们的体育用品企业全力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入世”给国内体育用品企业带来的挑战主要是:国际著名的体育用品公司将会在更大的规模上进军中国市场。它们会利用多种投资方式,大举实行品牌替代,控股控市,把更多的国内体育企业纳入它们全球化经营战略。应对这一挑战,国内体育用品业必须走大资本、大市场发展道路。优势企业一方面要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兼并、收购、联合、重组,扩充资本,组建企业集团;另一方面要切实转变企业的经营机制,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抢占高档体育用品市场,并利用国内企业对国内市场和消费者心理熟悉的优势,进一步拓展中低档体育用品市场。</P>
<P>  健身娱乐业在我国刚刚起步,但发展迅速、前景看好。加入WTO后,服务贸易的全球化进程会进一步加快,发达国家跨国经营的健身娱乐公司也会进军中国市场。这些大公司拥有资本、经营方面的双重优势,一旦它们进入中国市场,国内规模小、经营水平低的同类企业将很难与之抗衡。</P>
<P>  体育中介像IMG和ISL这样的世界著名跨国体育经纪公司已经在我国立足,并形成一定的垄断。“入世”以后,体育中介市场上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虽然国外体育经纪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赛事的商业价值,有利于体育无形资产的深度开发,但是,一旦市场被完全垄断,我们就会受制于人,甚至丧失部分项目的自主发展权。</P>
<P>  七、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P>
<P>  近年来,国内学者围绕体育无形资产开发做了多方面的研究,一是对体育无形资产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初步界定。大多数学者认为,所谓体育无形资产是指存在于体育运动中具有体育特质、受特定主体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能持续地为所有者和经营者带来经济效益的资产。二是对体育无形资产的分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体育无形资产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对国有体育无形资产拥有权进行了界定。三是对体育赞助、体育活动的电视转播权、大型赛事无形资产开发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P>
<P>  八、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P>
<P>  缺乏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是制约体育经济学学科发展的瓶颈,目前,已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初步的研究成果已经在本地区体育产业统计中应用,但是,鉴于在体育产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认识不统一,现有的成果尚难在全国应用。</P>
<P>  九、体育俱乐部问题研究</P>
<P>  政协全国委员会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连续两年就体育俱乐部问题作了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体育俱乐部的对策和建议。同时部分学者还分别就体育俱乐部的分类、国外体育俱乐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足球、乒乓球等项目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职业体育俱乐部的产权界定、投资和融资等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俱乐部制做了必要的理论准备。</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3 23:25:00
<P><STRONG>传媒经济学研究热点</STRONG></P>
<P>  一 学术态度问题<br><br>  对一个学者来说,最终的评价标准就是自己原创的学术思想,有多少融入到人类文明之中,被人类文明所吸纳。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可以做得稍微超脱一点:第一,学会用出世的心态入世。第二,学会用审美的心态生活 现在社会浮躁,其中的典型表现就是媒体追求时尚;人们急功近利,个人急功近利,企业急功近利。对此,我曾经提出滚动理念,在滚动的过程中又不失掉自我,有点类似于出瘀泥而不染。一个好的学者应该有大无畏的精神,要有一个勇猛斗士的品格。学者的目的就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学者,而创新是有风险的。<br><br>  二 学术规范问题<br><br>  目前传媒经济研究有很多基本的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传媒产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首先必须要把传媒产业的规律研究清楚。一个严肃的学者在提出政策、对策建议之前,他的内部应当具有扎实而系统的理论研究。<br><br>  三 传媒产业形势的基本判断和对策<br><br>  第一,中国传媒产业目前处于转型时期,包括政策上的转型,管理上的转型和理念上的转型。这是传媒产业最大的特点。<br><br>  第二,关于传媒产业的重要支柱--广告管理的问题。广告公司现在的经营模式已经走到尽头。我们认为,广告公司目前面临经营模式的升级。从管理层面来说,现在重要的问题不是广告技巧、广告创意 ,而是管理模式。我认为舒尔茨的整合传播,以及我们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系统营销传播才是广告公司将来的经营模式。一定要把消费者、营销者和生产者构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的数据要不断刷新,以此建立固定的互动关系,这才是将来的出路。<br><br>  第三,对策。我们知道西方分哲学里面有一个著名的命题:问题提出的方式对问题的解决有重要影响。也就是说问题找准之后离问题答案就不远了。所以现在真正面临的解决对策就是要把传媒产业的特点搞清楚,比如网络外部性问题,在我专门谈网络外部性问题的文章中提到,对传媒产业形势评估以后,下面做的工作要具体要有针对性,先找准几个典型的问题既标志性的问题,把问题了解清楚再以点代面逐步展开。 <br><br>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3 23:27:1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10 19:06:00
还是多和老师联系吧,加油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2-15 10:04:00
偶认为是产业转移问题。毕竟区域的发展核心是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主导产业的巨大作用,所以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区域定位也是值得研究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