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189 2
2009-12-28
夜间汽车使用灯光有学问
夜间驾驶汽车与白天行车最大的不同点是:夜间驾驶汽车在夜幕中观察和遥望前方,由于视野窄、视觉差、会车时眩目,视力下降,对行车安全极为不利,尤其是在照明不良的道路上,一些地形、地物隐蔽在黑暗之中,难以辨认,需要借助车灯照明观察道路交通情况。因此要求驾驶员必须对汽车照明与交通安全关系有所了解,正确掌握灯光,才能保障行车安全。
  一、夜间行车不利于安全的因素
  1.夜间观察道路状况及交通情况较白天费神,在视觉上容易疲倦,而且在观感上还会不自觉地依照平时对路况的记忆驱车行驶。
  2.夜间行车遇有后车灯光照射,前车内后视镜反射光或在会车时受对面车强烈灯光的照射,使驾驶员眩目,视力下降,看不清车前周围情况。
  3.汽车同向列队行驶,当前方车辆通过凸凹的地面时,其尾灯或刹车灯跳动或光照闪耀,会出现阴影的变化,给后车驾驶员造成对道路地形不良的观感或误解地物的真实情况。如有时误将前方远处停放开着尾灯的车辆以为在行驶中,临近发现停车不及造成碰撞。
  4.汽车行至路灯照明不良或阴暗视线不清的地方,行人从相邻车道内突然越出,横穿车行道与之发生险情。
  5.夜间对路上物体的可见度,因物体颜色不同而不同,白色、黄色容易辨认,蓝色、灰色不容易辨认,所以在行车中不可忽视非机动车和行人的衣着颜色。
  二、为确保夜间行车交通安全,驾驶员应了解和掌握运用车辆灯光的技术,具体应做到:
  1.做好夜间行车准备工作,在出行前驾驶员检查所驾车辆的照明信号灯具是否完好有效。若是长途驾驶,要主动问他人了解途经路线的路况。选择最佳时间和路线行驶。
  2.黄昏时间光线较暗,尤其是在阴雨天气,汽车开前照灯,其亮度与周围的亮度相差不大,驾驶员不容易看到周围车辆和行人的动态,因此要减速慢行,以延长反应时间。
  3.交通法规规定夜间同向行驶的后车不准使用远光灯,前车一旦遇到后方车开远光灯照射时,前车内后视镜发生反射光,为避免光线的刺激,可变换后视镜的角度,即可减小眩目感;在会车时驾驶员由于受对面车辆灯光照射眩目,视觉顿时下降,可见度低,这时驾驶员的眼睛可避开照射灯光轴方向或用遮光板遮挡或戴防眩镜,会有一定防眩效果。特别是在连续会车后,由于光刺激时间长,眩目产生的危害更大,在由亮处到暗处适应的过程中,一定要降低车速,认真了望。但根本的办法是,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夜间在会车距对方来车150米以外,不准使用远光灯,而用近光灯或小光灯,在窄路、窄桥与骑自行车人和行人交会时,更要使用近光灯或小光灯。
  4.夜间行车常遇到交叉路口,可根据侧向路来车灯光照射,预测对方车行驶情况。如路口内有对方车远光灯照射的散射光,可判断车距交叉路口尚远;如大灯光有光束或在路口拐角处树梢上有明亮的光线或在电线杆上、影壁(多见于T字形路口)上有照射的光束,可判断来车已临近路口,做好让行的措施。
  5.根据远方车大光灯照射的光线,判断前方路况,在天气好的情况下,如对方车是远光灯直射光线,而距离远又清楚,可以判断前方道路平坦;如远光灯光线突然消失不见,可判断前方有路口或弯道;如远光灯光线左右大幅度摆动,可判断前方是弯曲道路;如远光灯上下浮动(一起一伏)可判断前方是坡路。
  6.夜间行车通过人行横道、路口或超车时,要断续变换远光灯示意对方车、人注意,预防事故发生。
车灯的学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28 14:54:47
汽车上都装有多种照明设备和信号灯装置。汽车灯光作为汽车的专用语言,直接反映了汽车的行驶方向、驾驶员的动机和意图。因此,为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必须学会正确使用灯光。

  前照灯是照明前方道路的主要工具,其形状有圆形及矩形,造型随车型而异。前照灯的装车型式有两灯制和四灯制两种。前照灯应保证汽车前方100m以内的路面上有明亮而均匀的照明,使驾驶员能清楚辨明路面上的任何障碍物。随着现代汽车车速的不断提高,要求车前的照明距离也相应增加,现代有些汽车的照明距离已达150m~270m,前照灯应具有防眩目装置,防止夜间会车时因使对方驾驶员目眩而肇事。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在夜间没有路灯或路灯照明不良的条件下须开启汽车前大灯并使用远光,以保证驾驶员能辨明车前100m以内路面的任何障碍物。
  •车辆在夜间遇有路灯照明良好的繁华街道(各种灯光交织在一起)或遇阴暗天气视线不清时,须开防眩目近光灯。

怎样正确调整后视镜?

  汽车内后视镜的作用是用来看清汽车正后方道路上跟随的车辆。

  车内后视镜一般只有一个,安装在车内驾驶座位右上方。正确的调整方法是:
  (1)对于小轿车,白天后视镜应调整到能看清车后道路面积的2/3左右;晚上稍微向上调整,用来消除后车灯光照射所产生的眩目。

  (2)对其他车辆,应调整到驾驶员能看清后视窗玻璃的大部分面积。
  
  车外后视镜的作用是用来观察车两侧行人的位置情况和后面汽车的行驶情况。

  车外后视镜为凸面镜,左右各有一个,安装在车窗前端两侧。正确的调整方法是:
  (1)车外左后视镜要调整到使它不与车内后视镜看到的情况相同,应能看到左后面貌一新的道路和所驾驶汽车的左侧面。

  (2)车外右后视镜的调整与车外左后视镜的调整要求相对称。

  后视镜调整是否正确,可以这样检查:在所驾驶车辆超越或被超越时,后面车辆从车外右后视镜或车内后视镜中一消失,马上就出现在车内后视镜或车外后视镜上。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道路交通情况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驾驶员在观察、收集交通信息时,有时只注意到前方的交通情况,而没有注意两侧和后面的交通情况。也就是说,没有正确利用后视镜观察,以致作出错误估计,采取了错误的操作措施。轻者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重者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要充分发挥汽车后视镜的作用,须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行车前要调整好后视镜的位置和角度。行车中,由于车辆的行驶震动,易引起后视镜的位置和角度变化,对此应注意观察并及时调整。

  (2)在一般道路上停车、起步、超车、转弯、调头等行驶路线将要发生变化时,要先给出相应的行车信号同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后视镜,及时了解两侧和后方的交通情况,防止出现突然情况时措手不及,造成交通事故。

  (3)在通过集市、交叉路口等行车人较多的地方,要缓慢行进,注意观察后视镜。

  (4)在通过两边有非机动车或行人的窄路、窄桥时,要减速慢行,适当注意后视镜;要和非机动车或行人保持必要的横向间距。

  (5)在高等级公路上行车时,不仅要注意和前车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还要通过后视镜观察、判断后面车辆的跟车距离,在处理情况时做到心中有数,以免发生追尾事故。

  (6)在通过交叉路口时,交通冲突较多,要降低车速,注意观察两侧行人和车辆情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顺利通过。

  (7)在预见性制动前,要观察车后视镜,注意后面车辆的位置和相对行驶速度,再决定采取的制动措施,以防止制动时追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9 20:56:3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