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较快得到升职加薪。这是人之常情,非常容易理解。但到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很多人却还是踩不对点,认为只要工作有好表现、项目出成绩,主动扛任务,甚至任劳任怨,就能得到升职或者加薪的机会。
这些想法对不对?我只能说,不算错,但也未必就是正确的方式。说真的,在现在这种工作节奏快,各种因素和条件快速快速变化的职场环境中,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就工作而言,经验与能力是可以学习的,但应对问题的灵活度与面对问题的态度面,反而更为重要。
以下是我根据自己的观察研究及实践经验总结的9种容易在职场上获得升职加薪的特质,希望能帮得到在职场中的你。
1、谦逊
谦逊的人在遇到新的问题时,会努力去学习新知识,在具体的工作中,进度一旦受阻,他们会找人询问,征求同事的意见,或者寻求上司的帮助。一个懂得依靠团队来努力完成工作的人,成绩不会差,而且一般都会懂得和其他人分享荣耀。更重要的是,谦逊的人更愿意承担各种工作。同事中,你观察会发现,自负或者傲慢的人,往往会自认为自己的能力高人一筹,就算是做出成绩,也会容易据为己有。而谦逊的人,则更容易摆正自己的工作态度,不挑工作,其实也就相等于不设局限自己的空间,获得成绩也会与大家一起分享,因此就更容易得到认同和发展。
2、利他
很多人考虑问题,或者做事的时候,喜欢只凭一己之力。其实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在现代企业的工作中,没有人能独自一个人完成所有的事情。越有挑战性和难度的工作,越需要别人的帮助。因此,一个容易获得别人帮助的人,也必是一个利他主义者,他不能做事只考虑自己,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还应该考虑身边的人,同时,在做事的时候,能做到因为自己的努力,使同事的成绩也变得更好。企业靠服务客户而获利,同样的道理,工作者也要认识到,藉由服务团队伙伴,彼此一起成长,才有更多成就自己更上一层楼的机会。
3.乐观
乐观的人,不仅仅能让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更能感染周围的人,能为自己所服务的团队和自己所带领的团队持续提供正能量。一个牢骚满腹,总是悲观的人,不仅不能给同事和自己所在的团队带来正能量,反而会吸走或者消耗掉团队的正能量。另外,乐观的人愿意尝试更多的新事物,并懂得评估当中的风险与利益,他们更容易专注在如何把事情做对、做好上。相对地,悲观的人是行动侏儒,他们在开始之前,总是忙着思考可能会出的错、会惹上的麻烦,乃至在失败了之后,将责任推给谁的问题,自然也就难以变成老板和同事喜欢的人。
4.迅速行动
计划的重要性无庸置疑,所以,在行动之前,做计划是必要的。但真实的职场中,你更多见到的,往往是计划做了一堆,却缺乏有效和有力的行动。即便是有计划在先,也会常常出现各种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成败的起点是计划,但决定的关键在执行,因此,优秀的人不仅要善于计划,更要有出色的行动力。是否具有行动力的第一衡量标准,就是你有没有比别人更快开始行动。
5.能替大家考虑
做员工也许需要你快速行动,认真做事就够了。但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主管,那么你还得有领导大家做事的能力。这种力,叫做领导力。领导力这种东西,不是一次性需要的,而是需要你长期具有,能持续不断激励、鼓舞自己的团队成员,要他们不仅仅是因为工作,必须跟你在一起,而是愿意追随你一起去做事。想要达到大家愿意追随你的程度,自然就需要你多思考,多想大家不想或想不到的事情,能从个人的利益上升到团队的利益考虑问题。从优秀的个人,升职为优秀的管理者,往往就该具备这种持续思考、改进、突破的特质。能照顾大家利益的人,才能带领团队向前。
6.能担当
一个员工,事情做得不好,可以寻找理由和接口。管理者则不可以,他必须承担挑战与责任。所谓能担当,不仅指他能扛事,而且在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他去帮助别人。这点为什么重要?因为能担当的人往往具有领导者的特质,他们不仅在做事的时候积极、主动,而且,在别人提醒前就知道应该做什么,并立即行动。相对地,那些雇员思维的人,经常是说一做一,斤斤计较付出与所得。如果你是老板,该升谁的职、加谁的薪,实在是再明显不过了。
7.有自知之明
所谓自知之明,是指能够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弱点与不足,并能正视它们的人。正因为这样,他们更愿意怀抱着同理心去接受别人的弱点与失败,也更愿意与别人合作,或是帮助别人来达成目标。因为他们知道,每个人都有缺点与脆弱之处,唯有透过团队合作才能克服,团队在他的带领下,也才能有更好的表现。这种人,自然能获得老板或者上司的赏识。
8.适应力强
快速成长的企业,业务的范畴与内涵是不断改变的,僵化的人很难适应这样的改变速度,有些,不但不努力加快自己的步伐跟上去,还甚至会在有意无意之间,尝试拖慢别人的速度,乃至抗拒改变。没有一家企业喜欢反方向拉车的人,也没有一个主管愿意自己的业绩停滞不前,所以,想要创造新局、缴出佳绩,团队中适应力强的成员愈多愈好。
9.不仅当球员踢球,还能当教练带队
现代企业的管理,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需要合作。像以前一样,每家企业都请一些全能型管理者和教练来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而是越来越需要在工作现场,那些做的优秀,有自己的心得体会的人,不仅会做,也会教。也就是说,大多数的企业喜欢在内部挖掘优秀的人,不仅希望他们做,还希望他们也能教人。那些平日只有嘴上功夫,只会打官腔、给建议的人,将再无用武之地。所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一遛,那些只有花架子的家伙,就彻底失去了晋升的机会。相反,那些不仅自己用心做,还能给予别人知识,帮助别人获得经验、智慧与观点的人,将会越来越受欢迎,也更容易获得升职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