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623 2
2018-10-08
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买卖ZF债券来控制货币供给,买进债券,货币供给增加;卖出债券,货币供给减少。我的疑问是:如果公众最初都是没有债券的,那么央行只可能是卖出债券来减少货币供给,那这是否意味着最初的货币量是大于任何时候的货币量,因为公众最初没有债券。如果公众最初有债券,那这些债券来自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10-8 16:37:00
如果这些债券是因为公众为政府提供了服务而获得的,那么为什么政府不直接增发货币给公众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0-10 14:50:44
我觉得你这个问题可以分好几个层次来解释。

1.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与银行的交易,调节基础货币量。卖出债券,央行负债方的银行存款(就是准备金)转移至ZF存款。反之亦反之。央行与公众是不发生关系的。

2.信用货币创造遵循央行-银行的体系,这是中央银行制度决定的,跟ZF无关。

3.就是初始状态的问题,这应该是一个货币起源的问题。如果把货币的本质当成债权,那么货币就是持有人持有的对国另家的债权,发行国债其实就是国家拿一种债务置换另一种债务,毕竟货币和国债都是基于国家信用。至于你说的货币量,还是要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银行间的,即银行之间、银行与央行之间的基础货币,一个是实体经济中的广义货币。所以你说的货币是哪个层次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