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长虹转配股红股违规上市,先是本应提供技术保证的上交所偷偷打开“后门”,继有中经开等“捷足先登”抢先开溜。交易所开的后门,主承销挖的跑道,在其他投资人尚不明白纷纷放弃转配之时,1000多万的“馅饼”大部分落到了中经开的嘴里,一切操办得如此默契。实际上沪深市场存在大量的类似的工作失误创造的盲点机会,多数未暴露的套利者获得暴利。
由于媒体暴露,为维持市场公平,证监会无奈只得“将错就错”,对其他投资者持有的转配红股也允许流通,是为国内证券市场头一遭。然而,流通的权利有了,股价却已是昨日黄花。中经开可以第一时间内卖到10.40元/股,中小投资者可没有这样的运气:8月21日收盘价10.10元,22日9.81元,23日再跌至9.70元。至于关了两个多月,11月9日放出来的投资者,所能成交的价格不足9元。到1995年底,长虹股票的价格竟一路下跌到7.59元,市赢率2.34倍。按证监会的处罚办法,中经开不过被没收了2000多万的违规收入,但成千上万长虹股东损失了几个亿乃至十几个亿的合法收益。
从1995年7月31日长虹配股除权到8月18日违规前夕,三周时间长虹股票从11.37元上涨至 18.37元,涨幅65%,长虹的复牌使大盘从699点上扬至757点:而8月21日,长虹红股违规交易后,其股价却从10.96元跌至年底的7.59 元,跌幅30%。由于长虹大部分时间停牌,真正交易时间不过四五周,在长虹违规对股市人气的重大影响下,上证综指也跌至555点。
东方电子,这家一度被全国各家权威机构连续数年一致评为中国最优秀的上市公司,曾经创造了一个股本扩张与业绩增长交相辉映的典范,股价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公司1997年1月21日1720万a股上市,总股本6830万股,其间通过送配转,到2000年底,总股本达到91795.2万股,股本扩张6.72倍。然而高速扩张的股本丝毫没有稀释同样高速增长的利润,公司净利润从1997年度的7061.55万元,增长到2000年度的47296.57万元,增长 6.7倍,净资产收益率平均高达30%。其股价也不含糊,在1999年的“5.19”行情中,东方电子从5月18日收盘的21.16元上涨到1999年7 月12日的60元,39个交易日股价上涨183.55%,其间成交量比行情启动前放大10倍。之后,随大市回调。在1999年底开始的第二轮网络高科技股行情中,东方电子再次成为明星,2000年2月17日,其股价最高达45元,涨幅180.9%。从“5.19”行情前的最低点18.8元到2000年网络股行情的最高点,东方电子总共上涨278.72%。从上市至2001年年初,4年来其股价累计飙升60倍以上。
2001年7月13日,一直高起的东方电子突然变脸,先于大盘10天开始表演大跳水,股价几乎跌出一半,直到现在还惊魂未定。
东方电子怎么了?7月25日,公司终于按捺不住,发布“提示性公告”,公司一切经营活动正常,没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公司副总、董事会秘书亦声明“公司基本面没有发生任何改变”。的确,从其公布的中报来看,其每股收益仍然高达0.27元。
按此逻辑,市场抛弃东方电子似乎不可理喻。公司总裁高×对此的解释是——“东方电子盘子大,情况复杂,这次下跌是某些大机构所为。”公司的其他有关负责人还暗示,不要只盯着此番暴跌中大肆出货的基金安信和基金安顺。
那么,高×所指的“某些大机构”究竟是谁?
在东方电子公开的流通股大股东中,除了基金安信和基金安顺外,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即“中经开”格外引人注目。
中经开系东方电子1997年初上市时的主承销商和上市推荐人。其持有东方电子的情况公开亮相是在1999年。尔后,中经开及其关联机构一直重仓持有,至此次暴跌之时,持股已长达近4年之久。
1999 年东方电子中报显示,中经开持有东方电子4 648 886 股,占总股本的1.62%。中经开下属的中经信大连实业开发公司持有1 547 207 股,占总股本的0.54%,二者分别为东方电子的第四大股东和第八大股东。1999年年报显示,中经开增持东方电子股数达12 853 850 股,占总股本的2.24%,为东方电子的第三大股东。其时,中经信大连实业开发公司从10大股东中消失,而中经开的另一张面孔出现了,即东方电子第六大股东北京中经开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6 392 831,占总股本的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