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观点回答版主。自己的思考是:货币本身只是价值符号,其所代表的购买力是指的其背后的资源。简而言之,这种货币能够在什么范围用,能买到什么东西,这就是它的购买力。印尼、阿根廷、土耳其、委内瑞拉这些国家,都是短期资本流动特别快的国家。而为什么短期资本流动特别快就会引起货币暴跌呢?原因是,短期资本流动需要短时间内筹集外汇以应对外汇的流出。举个例子:A国家在发展中,因为国内资本不多,国外资本B就进入A国投资了(B国货币是国际货币),则A国收到的钱就是B国的钱,但A国国内只允许A国的货币流通,因此需要将B币兑换成A币,而投资到期了,B国要撤出,则需要将B资本在A国的资产变现为B国货币。这样,国内流通的钱就必须要承接这部分因B国撤出带来的资金。但是国家在高速发展中,和国外贸易中花去了大量的外汇,且每年外贸都是赤字。这时,因为要大量偿还B货币,而国内储备又不足,因此,在外汇市场上表现就是,A国货币因想换取更多的B国货币,就必须提高报价,即主动贬值,以换取B国货币。
综上,货币的奔溃必定是经济崩溃在前,而后有货币崩溃。对于经济崩溃,则可用经济停滞、物价暴涨、失业率上升等现象来衡量。对货币崩溃,目前暂时没有什么明确的定义或界限,从外汇交易而言,短时间内的暴跌和长期下跌均可以称之为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