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928 1
2018-10-12

归江在投资圈是个被公认为国内少有的坚定奉行价值投资的信徒之一,在选股上眼光独到。他的主要观点如下:

1)几乎所有营业部的老总都会告诉你,靠交易起家的那些大户们,每年都在轮换。在机构里面更是如此,几乎没有人用交易的方式获得持续的生存。

2)对行业的理解和白酒一样,是需要放在安静的地方慢慢酝酿的。

3)我们只挣在我们的安全边际和能力圈范围内的钱。

4)没有独立思辨能力,而只有动物反射能力的人,这辈子还是不碰投资为好。

5)在互联网时代,在中国这块土壤上,那些短期暴利的行业和上市公司都会迅速地变成投机者的坟场。

6)历史证明,从看公司到动手花费两到三年,成功的概率会大增。

7)拓宽视野看全球行业发展的变化。

问:信璞投资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发产品,之前有报道说您和您的合伙人是在对过去的投资做反思,反思的成果是什么?

答: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投资也是一样的道理。彼得·林奇在演讲中提到,他看股票3年后再动手,巴菲特的观点则是“20年的准备,5分钟的交易”。我们过去10年的投资经验也证明,从看公司到动手花费两到三年,成功的概率会大增。因此,我们觉得对股票、对行业的理解和白酒一样,是需要放在安静的地方慢慢酝酿的。我们这个团队从出山到发行第一个产品也遵循了这个基本规律,团队和投资的思路都需要时间沉淀和积累。

这两年主要是拓宽自己的视野。过去,我们拥有的是看中国市场的经验,看行业也是。同行业的比较也限于拿万科A、保利地产和金地集团比,始终没有脱离本土。但是看房地产的大周期,这些企业没有经历过,我们也没有经历过。因此,这两年我们站到全球的视角,审视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历史,美国的、日本的、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对这些国家和地区50年左右周期的数据做了分析。

在这基础上来理解我们现在的房地产行业处于什么样的阶段,这对我们后续的投资策略会有很大帮助。

问:这个影响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答:体现在对周期的理解,不同行业、不同策略,最后哪些企业能生存下来,哪些成功是可以复制的,哪些是昙花一现的。

我们非常关注日本市场,因为日本经历了非常大的周期,从高速发展到衰退,但即使经历了这样大的衰退周期,还是有很多优秀企业发展起来了。我们从这里面寻找投资策略、行业配置、个股选择的方向。大家都想跟美国比,但美国是不具有可比性的:它能在全球发行货币,而且美国的企业家也是全世界最优秀的。世界只有一个美国,所以我们也得补充日本、德国和中国台湾的确的经济特性来预知中国的经济结构。

所以这种对经济周期的理解、对企业史的理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大多数优秀的长线投资者往往是学历史出身,或者像查理·芒格一样将一生中大量的精力投入于人类行为和历史的研究。只有拥有足够长远的视野,特别在新兴经济体中,大家都看着当下,你能看得更长远,未来的赢面可能就更大。这就是我们这两年做的事情。当很多规律性的数据罗列出来时,投资的结论自然而然地就出现了,不需要我们过多的主观想象。

像家电行业,很多人说,家电的多元化可以带来价值,可以带来更高的增长。但是你把日本过去50年的数据拿出来,电冰箱、洗衣机到了10年普及期以后,就是一条平的直线,而空调是直线向上走。通过日本白电的历史数据可以发现,电冰箱、洗衣机经历了一轮产业升级后接着就是价格战,日本的白电企业,除了空调行业,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增长停滞期,产品同质、产能过剩以及全行业亏损。白电行业的多元化在全世界看来不但没有带来增长,反而带来困境。数据告诉我们,可能只做空调的企业才是成长性最好的。大家很多想当然的观点,我只用一张图就可以驳斥,这并不需要博士学历或几十年的行业工作经历,而在于你的基本功、在于数据找到了没有。现在回过头去看,过去我们投资格力电器赚了很多钱,当时是看重朱江洪董事长这个团队,其实还有很多偶然因素我们没有认识到。如果10年前有这些数据帮助我们,那我们的理解会更深刻,收益也会更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10-13 14:14:50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