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企业文化
2010 5
2018-10-13

台湾各家新闻台每天从下午到晚上的政论节目,表面看似多元,百花齐放,看久了就会发现,无论是什么主题,不管你怎么转台,嘉宾来来去去都是这么些人,他们就是所谓的“名嘴”。

早年的政论节目为了维持观点平衡,通常各找两名亲蓝、亲绿的名嘴上场,2004年因前总统陈水扁的两颗子弹,台湾社会严重分裂,蓝绿对立,蓝绿电视节目泾渭分明,于是一些立场鲜明的名嘴各拥其主,成了固定来宾。从新闻人转行当“名嘴”,每个人一小时的价码是3000元(新台币,下同,134新元) 左右,重要人士五六千元不等,有些人甚至被高薪“包月”,早已非秘密。

[size=1.1em]名嘴为冲高收视率 故意制造冲突

一位已逝的友人曾告诉我,自从当了“名嘴”后,年薪200多万元,比过去任职媒体多了不少,唯政治评论有淡旺季(选举前是旺季),收入不稳定,连岳父母都会担心他们一家的生活,所以只要有节目call他就去,他苦笑地自嘲是“应召男”,“为了冲高收视率,弄狗相骂(故意制造冲突之意)是常有的事”。

评论时政、臧否人物,原是新闻人的职责,但20多年下来,为了自身的理念或利益,整天口沫横飞,唯恐天下不乱,甚至散播谣言,制造假新闻,官司缠身者大有人在。学界多次倡议反制这些“公害”,但ZF以保障言论自由为名,放纵这些名嘴祸害社会,民众再痛恨这些“冥嘴”,除了拒看,别无他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10-13 11:19:41
来自/联合早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0-13 11:20:24
“打脸名嘴”节目在网络颇具知名度
今年3月下旬,网络出现一个名为“打脸名嘴”的节目,以具体的影片资料,将彭文正、周玉蒄等节目主持人及名嘴们过去的言行作前后对照,凸显名嘴的昨是今非,让观众明白名嘴如何断章取义、移花接木,在网络颇具相当知名度,订阅者已近8万人,累积点阅率也超过600万人次。

被“打脸”的名嘴自然也展开反扑,像周玉蒄就公开指责“打脸名嘴”粗制滥造,用丑照片丑化名嘴,让人有假新闻的感觉。“打脸名嘴”也坦承,实在是为了做这个节目才开始学制作影片。但“打脸名嘴”的内容皆是有凭有据,而非主观批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0-13 11:20:49
网络的兴起使得这些名嘴不再垄断言论,不少网友留言,感谢该节目扮演网络罗宾汉:“有效的吓阻网络抹黑的嚣张气焰,更让我感受到言论自由的重要性,这便是台湾地区的价值”“这些名嘴不断点名你,代表他们真的被影响了,网络让台湾的政治开始越来越走向民主,全民监督的力量,让这些电视名嘴不再能混淆视听,颠倒黑白,支持法院见,律师费开放募款,我们一定会资助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9-7 13:56:5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9-7 13:57:13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