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934 0
2018-10-16
  战国时代,各个国家都在勾心斗角、拉帮结派,说的好听点叫搞外交,说的直白点就是互相忽悠,攻城略地全凭嘴。涌现出了特别多的大忽悠,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个是合纵,一个是连横。

  听起来高大上的“合纵连横”到底是什么?

  战国七雄有强有弱,当时的强国主要是经历变法崛起的秦国以及老牌齐国。这俩国家一东一西,把剩下的国家夹在中间。这些国家呈纵向排列,所以这种弱弱联合又叫做合纵。那相对的与强国结盟,共同干掉弱国,就叫做连横。

  这一时期的外交家又叫做纵横家,其中两位特别出名,一个是合纵的代表人物,苏秦;一个是连横的代表人物,张仪。

  苏秦贡献的两个成语你一定知道

  苏秦,这个人早年干啥都不顺,在外游历多年却一事无成。于是他发奋读书,据说他读书的时候一旦困了,就拿起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这就是头悬梁、锥刺股中的锥刺股这个典故。他靠着这股拿锥子扎大腿的精神,终于学有所成,指点江山。

  他先是得到了燕王的信任,接着出使赵国,又得到了赵王的支持。此后周游六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挨个忽悠,把除了秦国之外的六国国家全都说服了,组成了抗秦统一战线。

  他佩戴了六个国家的国相相印,衣锦还乡,风光无限,曾经冷嘲热讽他的家人们,都趴在地上不敢抬头。苏秦说,为什么你们此前傲慢,后来又变得这么恭敬?这就是前倨后恭这个成语的来历。

  苏秦对燕国一直很忠诚,后来他跑到燕国的仇敌齐国那里去卧底,每天忽悠齐王大兴土木,跟这个打跟那个打,四处树敌,以此来削弱齐国的国力。可惜这个苏秦没能等到燕国打败齐国的那一天,就被政敌刺杀而死了。

  直到他死的时候,齐王都不知道他是个间谍,还在为他报仇,这就是战国两大忽悠之一的合纵派。

  张仪与战国第一傻白甜的对弈

  再来说张仪,张仪本是魏国人,后来出于职业前途的考虑投奔了秦国,然后他反过来就带兵攻打自己的祖国,拿下了一块地盘。但是打完之后,张仪却劝秦王把这块地还给魏国,同时送一个公子到魏国去当人质。

  张仪说服了秦王,跑去跟魏王说,你看看秦王这么仗义,咱们是不是也该表示表示?不然显得咱们很没礼貌。

  魏国跟秦国打了这么多年仗,吃了这么多亏,头回看见回头钱。魏王本来就感动坏了,再听张仪这么一说,就觉得是这么个理儿没毛病,于是就割让给了秦国一大片的地盘。

  不过,这还不是张仪的巅峰表演,他最精致的操作是针对楚国的一次忽悠,彻底把楚国给忽悠瘸了。话说当年为了对抗秦国,齐国和楚国两个大国结成了同盟一起抗秦,这两个国家一联合起来,秦国就有点慌了。

  于是张仪出马前往楚国,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拆散齐楚联盟,而他的对手则是战国的第一傻白甜——楚怀王。

  张仪对楚怀王说,只要大王您跟齐国绝交,我们秦国就送你600里肥沃的土地,楚怀王一听我的天,还有这好事,只要断个交,不用打仗就能得到600里土地,于是楚怀王就答应了张仪的要求,真的跟齐国绝交了。

  可是张仪回到秦国之后却玩起了失踪,三个月都找不到他人,一般这个时候正常人都会想到自己是不是被骗了。但是楚怀王的思路比较奇特,他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彻底,秦国不放心,于是他派人专程去齐国把齐王大骂了一通。齐王当然不会善罢甘休,干脆扭头跟秦国结了盟,这时候楚怀王问张仪要土地,张仪却来了一套否认三连。

  到这时楚怀王才如梦方醒,恼羞成怒的他派兵去打秦国,结果被秦国和齐国联起手来暴打了一顿,丢了更多的土地。但是这还不算完,后来秦国想跟楚国交换土地,用次的换好的,楚怀王一想起张仪来就来气,于是就说,地我可以送给你们,但是你们得把张仪给我交出来。

  面对想整死自己的楚怀王,张仪真的去了楚国。他前脚一进来,后脚就下了狱。可是张仪早有准备,贿赂了楚国的高官和楚怀王的宠妃。楚怀王这个人耳朵根子软,经不起人念叨,竟然把张仪就给放了。

  张仪这个人也是心大,被放了也不走,还跑来继续忽悠楚怀王,一顿神侃把这个楚怀王说得七荤八素、云里雾里,竟然又跟秦国好上了。按照当时的局势,六国共同对抗秦国才有活路。这个时候还跟秦国交好,等于慢性死亡,可是楚怀王就是不听,他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代价。

  后来,楚怀王被骗到秦国吃饭时被扣下了,一直到死,客死他乡。张仪这辈子为了秦国四处奔走,去各个国家忽悠拆散联盟,为秦国铺路,是战国时代连横派的代表。

  总的来说,战国时代就是个大忽悠的时代,合纵连横式外交的两大重点,涌现出了无数的纵横家,其中以苏秦和张仪为代表,他们为了自己的主张东奔西走,主导着整个时代的局势。

  文章来源:有声小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