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613 0
2018-10-16
  就在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央行宣布降准1个百分点,净释放了7500亿元人民币的流动性。大家以为,这应该可以对冲美国在国庆节期间整的一些幺蛾子,但是周一股市一开盘,大跌3个百分点,让不少投资者怨声载道。纷纷表示,如果有下辈子,再也不炒股了。今天呢,我们不讨论股票问题,咱先弄明白钱是怎么来的?

  我们先来看这幅图,中国官方统计,将货币分了3个层次:M0、M1和M2。分类的依据是流动性,M0是流通中的现金,所以流动性最高;M1为狭义的货币,除了M0之外,还有活期存款、支票存款等;M2为广义货币,除了包含M1之外,还有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等等。我们在媒体上最常见到的就是M2。

  截止到今年的3季度,中国的M2总量已接近180万亿。一般来说,M2同比增速等于GDP增速和通货膨胀增速是比较正常的,M2增速太高,就会引发通胀,太低,就引发通缩。这两者对经济都不好。那么,假如未来GDP增速的目标是6%,通胀是2%,那么M2增速应该在8%左右。也就是说,到明年年底,中国的M2总量就会接近200万亿。

  钱是怎么来的?

  一个有趣的对比是,现金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那么,这些货币去哪儿了呢?它是怎么被创造出来的?央行降了准备金率,怎么就创造了几千亿,上万亿的货币出来了呢?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今天要回答的。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清楚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因为,货币数量,就体现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化的版本。

  对于资产负债表,左边记录资产,右边记录负债或所有者权益,这个所有者权益,又可以表示为净资产,它等于资产减去负债。

  就商业银行简化的资产负债表来说,资产主要是贷款。如果复杂一些的话,这里面还包括现金、对其他金融机构的债权、对ZF的债权等等。负债方主要包括各种各样的存款,如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等。

  央行统计的货币,主要就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它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的负债一侧。只要这个存款在增加,货币数量就在增加。那么,这些数字是如何变动的?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了解商业银行的业务。

  商业银行最传统的业务,就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这个大家都清楚。假如有人存进来100万。银行会提取20万作为法定准备金,它是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剩下的80万,商业银行可以将它们贷出去。所以资产负债表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但是,这只是第一步。

  贷出去的钱,去哪儿了?

  假如第一个贷款的人是A,他借到钱之后,将它花掉,收到钱的人是B,他立马将其存在银行。那么,银行存款中又增加了80万。商业银行继续提取20%*80=16万作为法定准备金,剩下的64万放贷,资产负债表就会变成下面这个样子。存款总量变为180万。但这个过程还没结束。贷出去的64万会继续回到银行,银行又会继续放贷,货币这个雪球越滚越大。最终,存进来的100万,会变成500万。

  为什么,因为20%的准备金率,意味着货币乘数是5(1/20%),100万的存款会被放大5倍。央行降低1个准备金率,立刻释放出7500万的货币,这个钱,会经过存款和贷款这样的循环越滚越大……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银行是先吸收存款,再发放贷款?还是放了贷款之后,才会有存款?

  一般认为,先有存款,再有贷款。毕竟,银行总不能空手套白狼嘛。即使这种说法不能算作是错误的,但至少它不准确。现实中,银行还有另外一种玩法,叫做“以贷揽存”。

  还有另外一种操作。很早以前,银行是等着大家来存款,有了存款之后,进行资产配置,要么放贷,要么进行其他投资。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银行开始主动吸收存款,典型代表就是发型大额可转让定期存贷,首创于美国,这标志着银行融资新时代的来临。它们开始创造一些金融产品,主动吸收存款。

  理财产品有个什么好处?

  它不需要像存款一样,交法定准备金,这大大扩展了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虽然乘数仍然是5,但如果是吸收了100万存款,最多只能贷出80万。如果是通过卖理财产品融了100万,那么这100万就可以全部贷出去。

  银行为什么要这么干,原因很多,现在存款竞争比较激烈,还有个原因是,存在中央银行的20%的法定准备金,几乎是没有任何收益的。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了电子货币时代,即将进入数字货币时代,越来越大的比例的货币流动,都是动过银行转账完成的。即使央行要印钞,也不是真的开动印钞机,而是动一动键盘,改一下数字就可以了。

  文章摘自:有声小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