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场景
2015年,我们为某公司做股权激励计划,该公司股东陈总和李总是中学同学,大学毕业后又去了同一家公司从事自动化设计方案,工作几年后共同出来创业,主要为工业4.0企业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
该公司有设计、销售和运营三个部门,但关于各部门内部人员的职责划分及业绩考核机制并没有清晰化的标准。想委托我们提供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股权激励把员工的工作激情激发出来,迅速增加市场销售量。
征得两位企业创始人同意后,我们对公司内部情况尽职调查后发现:
1、人员岗位分工及岗位职责均不明确;
2、公司运营环节无标准化流程体系,运营管理流于形式,比较混乱;
3、公司的战略定位、商业模式(业务模式、盈利模式、营销模式)也不太清晰;
4、员工对公司的未来发展也比较迷茫。
规范整改
考虑到上述问题的存在对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效果会有重大影响,经与两位企业创始人充分沟通后,建议公司暂停开展股权激励计划的设计工作,对公司进行内部整改。
首先对公司的经营战略进行定位,商业模式进行梳理,让全体员工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有清晰的定位。
其次,在公司进行制度标准化的梳理工作,岗位职责、内部分工、绩效考核均予以明确。
经过1年的运营及细微调整,公司运营管理日益规范,市场销售额虽然没有显著增加,但极大的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积极性。
方案实施
2017年起,公司委托律师团队重启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工作,确定激励人员名单、激励方式、激励份额来源等内容,并按照既定的计划予以逐步实施。
方案实施完毕后,该公司目前反映激励效果不错,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也有众多投资人对该公司明确表示有投资意向。
结束语
尽职调查能让利益相关人“发现问题”,深刻剖析问题的成因,并寻求解决方案进行整改规范,为股权激励方案的制定提供较为清晰的数据分析资料,从而为激励方案的设计及实施效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也给企业创始人对公司未来规范发展及高效经营带来更强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