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青蛙 发表于 2010-1-3 08:11 包不同 发表于 2010-1-2 22:42 咦,你咋不扯你那个谁也看不懂的无限什么了捏兄弟扯扯,虽然扯不清楚,老兄当然也看不懂。 理发师完全可以这样说话:我只给本校内不自己刮脸的人洗脸,和刮脸。 他这样说话,符合日常语言,符合普通逻辑。即便拿精致的逻辑语言,来说他的日常语言怎样不好,怎样不恰当,其实,并没有力量推翻他的话。 当他这样说话,我们会问他:你自己给自己刮脸吗?不刮脸吗?如何执行你的规则呢。。。。。。。。。大家会看到逻辑上的循环,好象是无限死循环。 确实,理发师在这里有自指等等。但是这不是关键。我们可以给他加上时间限制来看。 如果他的规则是这样,例如:在某时,我只给本校内不自己刮脸的人。。。。。那么,就不会产生逻辑循环了。 如果是另外一种,例如:在任何时候,我都给本校内不自己刮脸的人。。。。。那么,这时候产生逻辑循环。 时间也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出现了“无限”。 进而来说,其实也不是由于无限的加入,而是由于加入进来的“无限”它本身的原因,产生了悖论。“无限”不是道具,不是配角,而是不明显的不出场的真正主角。越过“理发师”、“自己”、“刮脸”等等,忽略掉这些,无视这些,把这些背景消除掉,把这些“障眼法”抹去,其实在背后的真正起作用的那是“无限”。换言之,我们直接看“无限”本身,就可以发现悖论了。任何类型的悖论,都统一于“无限”,都是“无限”悖论。 就这点小魔术的小窍门。罗素想不明白。老兄永远参透不了的,气度决定格局。 诲人不倦,善莫大焉。 老兄你有话说啊。是你一贯的风格。
包不同 发表于 2010-1-2 22:42 咦,你咋不扯你那个谁也看不懂的无限什么了捏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一只青蛙 发表于 2010-1-3 09:34 包不同 发表于 2010-1-2 10:33 在这里讨论马克思的人有一个很奇怪的论调: 因为效用论不能解释的东西,劳动价值论可以解释,所以马克思更高明 这个逻辑太扯淡了 必须承认 有些问题----宇宙如何开始,生命如何起源......至今没有答案 即使找到了答案,还有进一步的问题---- 意识来自哪里,宇宙的外面是什么样子......几乎永远不会有答案 价值问题,本质上就是一个生命体的主观意识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评价问题 这已经是科学研究的极限 问题的探讨,只能止于这一步 再向前,就是空想与扯淡效用论当然有问题,问题在于,它拿个人评价来定价。其实,最起码,应当是按照社会的主流个人评价来定价。那么社会个人的主流评价,其实是社会评价了。换言之,任何个人评价在这里其实效用很小。再一点,无论效用论如何如何,结果上来看,都得归结于钱,钱是效用的函数。名画对画家很有效用,可画家不是大款啊。何不直接谈钱呢。而钱是什么东西啊? 这就否定了所谓的效用论了。 马克思等人高明的地方是在于,万变不离其宗。别管这个那个的,反正,任何产品都由人类劳动创造,因而说,人类劳动是最大的价值,和唯一的产品的价值。 其他的就不评论了。这个,在于各自的视野。视野大,天地就大。视野狭隘,就容易扯淡的空想了。 兄弟轻浮,和轻薄。包不同,来,给哥笑一个,笑个好看的。
包不同 发表于 2010-1-2 10:33 在这里讨论马克思的人有一个很奇怪的论调: 因为效用论不能解释的东西,劳动价值论可以解释,所以马克思更高明 这个逻辑太扯淡了 必须承认 有些问题----宇宙如何开始,生命如何起源......至今没有答案 即使找到了答案,还有进一步的问题---- 意识来自哪里,宇宙的外面是什么样子......几乎永远不会有答案 价值问题,本质上就是一个生命体的主观意识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评价问题 这已经是科学研究的极限 问题的探讨,只能止于这一步 再向前,就是空想与扯淡
包不同 发表于 2010-1-3 09:58 测不准原理准不准的问题 本身就是罗素悖论问题啊 探究到认识的极限领域,悖论是无法避免的 没有悖论才是可疑的事情 呵呵 偶爱笑,是日子过得开心,不是笑给某某看的 某些人就嫑自作多情了 那才是扯淡的空想
包不同 发表于 2010-1-4 13:01 你的“现实世界”,包括“认识”吗?
包不同 发表于 2010-1-4 13:08 哦, 原来在你的现实世界里,你的认识是没有内容的
一个水杯过四年 发表于 2010-1-6 00:32 首先我没看过相对论,但我知道这个芝诺悖论在相对论里已经解决了。与之相类似的是,咱们古代的思想家话:一尺之槌,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0-1-5 17:35 这个问题,很简单解决,假如能对集合理论建立起一个时间次序坐标就不会出这样的问题。 必须指出定义集合本身就是一个时间推进。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0-1-5 19:25 要是把这两种说谎的情况分开来单独研究,我们总能得到各种一致的结论;但要是把两种原本就不是一回事的问题放在一起考虑,这就很有可能抽象出否定某一方面的结论。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10-1-6 06:36 一个水杯过四年 发表于 2010-1-6 00:32 首先我没看过相对论,但我知道这个芝诺悖论在相对论里已经解决了。与之相类似的是,咱们古代的思想家话:一尺之槌,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不知道这个相对论是如何解决的.如果要是仅仅限制于落脚点的一半的话,那么这将意味着后者速度的连续并周期性递减.二者距离越近,后者的速度将越慢,最后速度优势将消失.这也就是说,在无限短的距离内,后者的速度永远也不会超过前者.那么也就永远也追不上前者了.
zerana 发表于 2010-1-7 11:17 Bertrand Russell 在1901年发现这个悖论,Ernst Zermelo在1908年建立了集合论的公理体系解决了这个悖论。具体是加入了selection axiom避免了这个悖论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