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是传统医学对人体软组织的统称,通常人们认为筋即为韧带,实际上筋的含义很广泛,它还包括了肌腱,皮肤,肌肉,血管,神经等一切的软组织。“经络养生”,不仅可以通筋活络,坚筋强骨。而且对于人体多种疾病的治疗起着立竿见影的效果。你会突然惊奇的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经络养生拉筋以后,弯曲的腰背挺直了,手臂伸长了,颈部拉松了,各种慢性疾病得到彻底改善。
手足穴位按摩
经络在我们手和脚分布得非常多,很多心和脑的疾病都能在经络上反映出来,我们可以通过按摩十个手指,其实就是十个穴位,来保护我们的大脑和心脏。还可以经常按摩劳宫穴 (位于人体的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用两个核桃,来按摩劳宫穴。在手上的这些穴位中,劳宫穴可以养生。另外,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手指操。具体动作可以随便编,自己爱怎么做就怎么做,不一定非要按照哪一种格式,反正你要活动你的手指。
我们的脚,有六条经脉。其中三条经脉,是从脚走到人体内部的。所以,我们的脚不能受寒,尤其是起源于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的肾经。肾里边是藏火的,藏着我们生命的火种。你冬天该穿暖就得穿暖。有一句话叫做“人老脚先老”,看一个人,如果这个人年纪虽然大了,但是他行走如飞,他身体肯定非常好,如果他走路已经步笔蹒跚,那说明他身体不好。
“脚底板就是躺着的一个人”。就是说人的五脏都可以在脚底板当中反映出来。
交通任督二脉的小周天功
人体当中有一条脉叫任脉,它是往下行的;人体背后有一条脉叫沾脉,它是往上行的。这两条脉就形成小圆周,叫“小周天”。小周天是怎么运转呢?我们把气从鼻子里边吸进来以后,通过我们的中丹田,在胸骨的中部,叫做膻中穴,然后,让气在这儿停留一下。因为在中丹田把气运足了以后,它对我们心肺的养生很有好处。接着,把气沿着任脉往下降,降到肚脐下一寸半的下气海,也叫下丹田,在这里把气停留住,运足了,这样可以供养腹部的好多器官;然后,再把气往下,经过脊柱,沿着脊柱上升,上升到我们的后脑,然后到头顶,到我们的泥丸。泥丸这个地方叫做上丹田,也叫上气海,它是大脑的中枢。你在上气海,把气运足了以后能养我们的脑。最后,我们再把气慢慢地呼出。然后再吸一口气,循环做刚才的功,这一套动作就叫做交通任督了,这就叫做小周天功。
常用的按摩穴位
穴位养生非常好,比如要抗衰老,用哪个穴位最好呢?涌泉穴是第一名。因为涌泉穴是肾经的发源地,肾是关乎着人体生命盛衰、寿命长短的重要脏器。肾气盛,人体的精力就盛,寿命就长,肾气衰,就反过来了。因此,要多按摩我们的涌泉穴。什么时候按最好呢?最好在晚上泡脚以后,我们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把涌泉穴好好地按一下,按到发酸发胀的程度就好了。
我们也可以配合按摩其他穴位,配合劳宫穴、百会穴,或者配合合谷穴,配合足三里。在这些穴位里有一个穴是主要的。比如要增强抵抗力,哪一个穴首选呢?合谷穴。这个穴你经常按,对增强正气,增强胃口都很有好处。晚上睡不好觉,按摩哪一个穴?内关穴。内关穴 (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是一个心包经的穴,按摩这个穴对改善睡眠很有效。再比如手上阴经的神门穴、肚脐上边四寸的中脘穴、肚脐下边三寸的关元穴,这三个穴都是很重要的,可以补人的穴位。如果肚脐脐中老痛,肚子老寒,就可以揪肚脐眼。如果胃寒,吃了凉东西,胃就受不了,就可以揪中脘穴。
其实关于经络穴位的养生方法有很多,但如果先把这些最常用的穴位用好了,就足以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很好的保健作用。
(摘自 《易经养生法》杨力/主讲 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