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4609 29
2010-01-01
先由一个现象说开去,中国地域如此辽阔,很大一部分地区还较为落后,尤其是西部地区,自身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那么我的问题是:中国企业为什么还要将产业转移到南亚的一些国家?之所以如此讲,源于一个朴素的想法“肥水不流外人田”!若能将这些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既可以实现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又可以实现中西部地区自身产业发展,从根本上提升自身“造血”功能,促进经济发展能力,这意味着中国将有可能在产业梯度转移下实现经济地可持续地高速增长(下一个动力!),并且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差距缩小,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

   从微观层面来看,产业转移就是企业搬迁,企业搬迁的动力在哪里?利润或者说是企业效益最大化。决定企业是否搬迁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成本因素和收入因素。先说成本因素,总体来说可以将成本分为要素成本和交易成本,要素成本包含了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技术、资本和企业家资源等,交易成本主要由地理区位、基础设施、制度环境和产业集聚程度(或者说是产业链的形成情况)等因素所决定。笔者曾对中国工业的二十几个行业做过从85-08年的区位商指标分析,发现资源性行业(包括能源加工业)逐渐地往产地集聚,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并没有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往中西部地区转移,比如纺织业,早期上海最具备竞争力,而后是往江苏、浙江等地区转移,而在江苏内部又是先到苏南后到苏北,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并没有那么理想,西部地区具备竞争力的产业还是能源开采业,现在能源加工业竞争力也有提高的迹象。西部地区虽然有劳动力、土地等价格方面的优势,同时东部沿海地区随着产业的集聚也面临着土地、劳动力等方面的制约,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并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产业区域转移,可以从各种影响因素来分析这种现象。

   阻碍区域产业转移的最大问题,我想是在两个方面:一是收入因素,即本地区的市场需求状况,二是本地区的交易成本(最重要的是制度环境和产业链的形成)。基础环境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已经有较大的改善(西部大开发的两个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若西部地区市场需求情况能解决的话,地理区位因素也不成什么问题(地理区位因素目前之所以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外向型,或者说需求外向型),而劳动力、企业家资源、资本等这些要素都是可以流动的,对产业转移并没有太大影响,非流动型的要素和其他影响因素是决定产业是否转移的关键,其中就包含了最为重要的收入因素和交易成本。

   产业转移最根本的是由市场所决定的,政府不能起到主导的作用,但是却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在下一个十年西部大开发阶段,国家对西部地区投入重点领域应该转向软环境方面,即从降低交易成本角度去考虑;并且西部地区在招商引资时,测重点是应该引进产业链,而非某个具体产业,这样才能形成集聚。最后是要扩大中西部地区内需(另外一个重大的课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 05:05:53
有见地,产业集群是很重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09:40:15
楼主有见地。另外,请问市场规模用哪个指标衡量较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5 20:44:30
挺好,支持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6 13:38:37
恩,有一定的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8 10:34:54
我也想知道产业经济学网站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