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考点】
 1.公共物品
 2. 市场与ZF的经济活动范围
3. 财政的基本职能
 4. 公共选择的理论及ZF失灵的表现
5.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方向和任务
考点一公共物品
一、公共物品及其特征
1.定义:公共物品是指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同时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那类物品。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首次提出来的。
2.“纯公共物品”的两大特征(2非)
(1)非竞争性:指的是某种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并不增加任何额外成本,也就是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供给成本为零。
这一特征强调了集体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收益。
(2)非排他性:指的是一种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出来,要排除一个额外的消费者在技术上不可行,或者尽管技术上排他是可行的,但这样做的成本过高。这一特征指出了通过市场机制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困难。
公共物品的两个特征中非竞争性是主要特征,非排他性是派生特征。正是因为公共物品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若是由于个人没有付费而阻止他的消费,则违反了社会资源有效利用的帕累托准则。
【典型例题】
【例题:2013年单选题】对于一种纯粹公共物品,在其总供给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增加一个人对它的消费量,则其他人可消费数量的变化情况是()。
A.相应增加     
B.相应减少
C.保持不变     
D.趋于平均
【答案】C
【解析】公共物品的两大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本题考核的是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特征(你消费别人也可以等量的消费)。
二、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
  在商品和服务市场上,人们用出价多少表示对私人物品的需求强度和需求数量。
但同样的机制对公共物品并不完全有效。原因在于公共物品一旦被生产出来,如果阻止未付费者消费,从社会资源利用的角度看,是缺乏效率的,也就是说排他性消费不符合效率原则。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过政治机制(投票,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显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
【总结】
1.私人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自愿的市场交易实现的;
2.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政治交易实现的。
三、公共物品的融资与生产
公共物品的供给包括两重含义:一是公共物品的融资;二是公共物品的生产。
|    公共物品供给    | 类别  | 具体内容  | 
    公共物品的融资   (谁付费、怎么付)  | ZF融资   (强制融资)  | “免费搭车”使得公共物品市场融资机制失灵,所以ZF应作为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提供者,以强制税收的形式为公共物品融资。ZF融资的缺点是   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  | 
私人融资   (自愿融资)  | 非排他性成为对自愿融资起阻碍作用的关键因素。尽管有这种限制,公共物品有时还经由收费的集体行动而被自愿提供,特别是在公共物品的受益结构和成本分担都比较清晰的小规模集体中,或者当提供者同时也是该公共物品的主要受益者时。私人融资的缺点是可能导致公共物品供给的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平衡。  | 
联合融资  | 对于ZF来说,通过价格机制激励私人自愿提供公共物品,而不是亲自来提供,则是最为理想的。常见的手段是ZF以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私人机构提供公共物品。  | 
公共物品的生产   (由谁负责、如何将投入转为产出)  | ZF生产   (典型形式)  | 代表公众利益的政治家雇佣公共雇员,与他们签订就业合同,合同中对所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做出具体规定。  | 
合同外包(典型形式)  | 是指政治家首先与私人厂商签约,再由这个私人厂商与其雇员签订劳务合同,按ZF的要求完成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生产任务。私人签约者可能是营业性的机构,也可能是非营利性的机构。合同外包是公共服务提供私有化的表现。  | 
其他方式 
   
    | 特许经营、合同委托等,服务供给主体也不限于ZF和私人企业,还包括社会组织、慈善机构、事业单位等。不同性质的供给主体应享有平等待遇。  | 
【例题:2011年单选】某村村民以种植有机蔬菜为主要经济来源。为保证新鲜蔬菜及时运送到城区,村中两名蔬菜种植大户合资修建了一条连通城市道路的村级公路,并允许其他村民免费使用。根据这一事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其他村民可以“免费搭车”
B.允许未付费者使用,有损于社会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准则
C.村级公路修建的成本不一定非由全体村民承担
D.允许未付费者使用,可能会导致无人愿意修建村级道路
【答案】B
【解析】允许未付费者使用,有利于社会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准则,B项错误。
(四)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
1、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理性的社会成员将利用其智慧,通过规则的创新,以获取来自公共物品交易的共同利益,并公正地分享收益和分担成本。
2、内容:该制度结构涉及以下四方面内容:
①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制度:何种物品应当被公共地而不是私人地提供?提供多少?决策问题是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结构的核心。现代社会中,公共物品的决策权最终应属于每一位社会成员或经其同意的代议机构。
②公共物品供给的融资制度:由谁为公共物品付费?以何种方式付费?
③公共物品供给的生产制度:由谁负责公共物品的生产或公共服务的递送?以何种方式生产与递送?
④公共物品的受益分配制度:谁将成为公共物品供给的最终受益者?受益的规模和结构状况如何?
通过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能够反映出一国ZF在经济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多元的、竞争性的、有效率的、均衡发展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结构。
【例题:2014年单选】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不包括(     )
A.决策制度     
B.融资制度
C.销售制度     
D.生产制度
【答案】C
【解析】考核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