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23387 30
2010-01-02
        与一位网友通短信,提到了兔子不吃窝边草的事。觉得这事挺有意义,故在这里作为一个问题希望与网友共同讨论。
        我觉得,这更多的是为了避免风险的本能考虑。比如,外面有天敌,或者是因天气不利不便到很远的地方去吃草,此时就可吃窝边草了。否则,势必要冒很大的风险。

——————————————————————————————

                                                       百度:

        解释:“兔子不吃窝边草”,表层意思是兔子不吃自己窝旁的草,有自我保护在里边,还有“早晚是自己的”一种坦然。(实际上,兔子出了窝就吃,它才不管窝边不窝边呢。)但是,人们引用这句俗话,是取它“与邻为善”的引伸意。告戒人们,别在家门口上做不应该做的坏事。也比喻坏人不在当地干坏事。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你放心,‘兔子不吃窝边草’,要有这个心思,我也不会第一个就来告诉你。”

  引申义:现多指不对身边人下手,尤其指男女关系方面,不去追求身边(如同班同学、邻居、朋友、青梅竹马等)的异性。


  有关“兔子不吃窝边草”的文章:(节选)

  自然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兔子不吃自己窝边的草,偏要跑的老远的地方去吃,而老远处的兔子又跑到这里来,吃了这里的草,这真让人费解,莫非兔子也觉得“家草不如野草香”?

  这种规律在大自然也广泛演绎着,曾看一个有经验的老农夫喂牛,尽把一些枯草搁到高高的棚檐上,牛非得掂起脚来才能吃得到的地方,我纳闷了,“这些稻草又不是很新鲜,为什么还要这么刁难牛儿啊?还不如送到它嘴边吧。”老农夫诡秘的告诉我:“如果把草放在地上,它闻都懒得闻,浪费草料,牛儿又长不好。”果不其然,一会儿牛就千方百计的挣着吃,还嚼得津津有味,分明有几丝成功的喜悦。

  难怪说大自然的各种动物都有灵性了,也许这是动物的本能吧,都有股犟性,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偏不要,就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赢得的。人类也有这样的脾性,一个班的男女们往往视而不见,哪怕他与她明明是天作之合;一个公司的也难成佳偶,也许是受了这句老话的影响,什么“兔子不吃窝边草”,本来是一句有趣的笑话罢了,现在倒用来束缚自己的言行,也许很多珍贵的事物就在这“偏偏无意”中流失掉了。


                                        【转帖1:网易 韩崇选的博客】兔子不吃窝边草吗?

        野兔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取食与否,主要取决野兔对该草的喜食度。

        野兔分布广泛,栖息地生境类型复杂,生活习性也因地而异。在内蒙古大草原,野兔多栖息在丘陵的灌丛和芨芨草丛中,比较喜欢在柳树丛生的河谷及干涸的沼泽地附近的芨芨草滩活动。在东北松辽平原,野兔多栖息于农田或农田附近沟渠两岸的灌丛中,在河谷柳丛及苔草丛数量也不少。在华北平原,野兔多栖息于山坡地的灌丛、坟地、林缘、苗圃、农田及谷草堆附近。
        野兔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只在隐蔽条件较佳的地方挖掘仅10cm左右深的地面小坑,作为临时的栖息处。稍遇惊扰,便弃坑逃跑,再在其他地方挖坑。因为人们经常在草丛中发现,就误以为野兔不吃窝边草。其实,野兔取食该处草与否,主要取决野兔对其草的喜食度。
        野兔是草原、干旱草原及森林草原等开阔景观内生活的种类。草原农垦后,农作物的种植为野兔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条件和隐蔽条件,有利于它们生存,促进它们繁殖,对于其种群数量的增长是有利的。它们主要吃植物性食物,如谷物、玉米、蔬菜、种子、青草、树皮、嫩枝、树苗等。在湖北东部喜食各种豆类(南本农,1951)。
        在北方,从1月下旬开始,野兔多在麦田边缘取食麦苗,麦苗一侯长出便被吃掉。在5月中旬偶见野兔匿于麦田中部取食麦苗。6月上旬麦收以后,野兔则转向大豆地取食新生豆苗。与麦田相似,边缘部分受害严重。在8月下旬,长大的豆叶仍是野兔的主要食物。野兔不仅为害农作物,而且也大量啃食为害林木和果树。降雪后和早春树皮开始返绿时野兔为害最重,一般啃食树干第一主枝以下的向阳面韧皮部,有的啃食一圈,深达木质部,造成整株死亡。另外,野兔也啃食即将成熟且距地面较低的水果,啃食后3~5d开始腐烂,失去商品价值。


               【转帖1:附录】戏说“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几点理由”

    理由之一:美化环境的需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畜牲未必就没有。人把自己的才能、优点甚至丑态尽情展现,想引起别人的注意;狗、猴子、猫等动物的戏耍玩闹,想搏得人们的好感。从这一点看,人与其它动物的本性是相通,动物喜欢的人喜欢,人所喜欢的动物也喜欢。人喜欢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中,动物也同样喜欢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中,比如鸟儿做窝时,除了实用之外,尽量使其美观漂亮;鸡在带有红花边的食槽“就餐”时,比用一般的食槽产蛋要多一些。可见,兔子不吃窝边草可能是为了美化“住房”周围环境吧。而有些人为了一己之利、一时之便,乱堆乱放垃圾,随手乱扔废品,甚至乱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使环境得到破坏,由这一点来说,有些人在爱美之心方面还稍逊兔子一筹。

    理由之二:伪装生存的需要。如同“皮之不存,毛焉附也”的道理一样,兔子可能懂得“草之不存,窝焉藏也”的道理。如果把窝旁边的草都被吃光了,窝一下子就显露出来了。这样,任何一种比它们强大的动物都会威胁到它们的生命,除非是草食动物。为了减少窝与周围的背影差,为了不使那些见了兔肉就馋得流口水的动物、特别是人类不“守窝待兔”,以达到隐蔽、安全的目的,它们宁可饿肚子也不会轻易动窝边的草。与兔子相比,有些人也是自愧不如。比如,为占一点小便宜出现的“宰熟现象”、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出现的“邻里相恶”、为争蝇头小利而出现的“亲人反目”的现象,还有这表政绩拆东墙补西墙的短期行为等等。这些人需要向兔子好好学习学习。

    理由之三:保护生态的需要。试想,如果窝边的植被稀少,下雨时水立即会流入洞中,能住得舒坦吗?如果周围的土没有强大的根系连接,容易产生塌方会埋住窝口,能保住性命吗?旁边草没有了,天寒地冻时不能挡风御寒,能不挨冷受冻吗?出于这样的考虑,兔子宁肯多跑路,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到远处去觅食,也不会动窝旁边的一草一木。相比之下,人类的悟性比兔子高多了,懂得的道理比兔子多多了,但人类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为却比兔子差远了:为了谋求短期的实惠,改变自然资源功用者有之,乱砍乱伐森林者有之,乱捕乱杀乱采珍贵动植物者有之,有这些现象存在,造成了洪水泛滥、资源匮乏、土地沙化、污染严重、环境恶劣等结果。我看,我们没有必要笑“龟兔赛跑”时输了的兔子,而更多地应该笑我们自己。

    理由之四:储存食物的需要。我感到,兔子的窝边草有点类似人类的“战备粮”。留着窝边草永远不吃,那也应该不是兔子的一贯做法。他们留着窝边草自然是饱时防饥时,旺季补淡季,以备急用,以备后用。以使它们在生了病跑不动跑不远时,在危险系数增加时,在有自然灾害发生时,以及在不能远离洞口觅食的其他事由,能够始终做到“窝边有粮,心里不慌”。同样,生活没计划,吃了今天不管明天,穷日子当富日子过,富日子当阔日子过的人大有人在,“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没酒喝凉水”、“人生就当及时行乐”等,也正是这些人不如兔子的真实写照。
    理由之五:资产增值的需要。留着窝边草不吃,草会产籽,籽会生草,草又产籽,籽再生草,长期此往,会草木旺盛,食物自然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看来兔子比人类会盘算多了,如果不是人类的破坏,兔子窝边的草肯定已成了气候,肯定是一片壮丽的美景。而人类本来就最需要资产的增值,但又最不善于做增值的工作,与此相反,杀鸡取蛋、竭泽而渔、穷林而猎者不乏其人,相比之下,这一招人又输给了兔子。(作者:贾彦玉)
            

                               【转帖2:别有洞天】兔子为什么不吃窝边草?

          昨天晚上我们几个朋友讨论了半天,最终明白了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备战备荒!

          这个成语如何来的,我不知道,所以我提问后,马上一个朋友就说,其实兔子不吃窝边的草,是为了避免粮荒,因为等冬天到了以后,一旦下了雪,不好到外面找草,而且外面也很难找到草,这样兔子一开门就可以吃到门口的草,其实就是把窝边的草,当成了仓库,备荒过冬用的。只有完全找不到远处的草的时候,兔子们才会吃窝边草。他举了个人类的例子,比如,很多老人家最后都跟自己身边的护士或者保姆结成良缘,这就是类似的情况。因为老人家走动不方便,不可能再到外边去结识新人去了,而身边天天招呼他的人就像是窝边草一样,这个时候备荒的效果就有了,把身边的新鲜小草就给吃掉了,于是他们变成了夫妻。我问是不是真的?朋友说,他就这么理解的。人家是名牌大学的研究生,这么说的让我很觉得有道理。

        另外一位朋友反驳说,他听到情况不是这样,听说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原因是因为要防御敌人。窝边草长得很高很密,这样兔子的洞口就不容易被其它动物发现,这样兔子就能很好地保护自己,因为兔子的攻击能力很弱,只有逃跑的能力,所以预先做好防御工作最重要。这样兔子就不会吃掉窝边草,把自己暴露给自己的天敌,比如老鹰什么的。因此,窝边草就是抵御敌人的天然伪装,属于备战的物资,不可以乱用!比如人类也是这样的,如果有人发生了办公室的恋情,很快伪装就会摘下,战争马上爆发。香港新鸿基公司里面就有一个这样的例子:兄弟三人共同控股的公司里面出现了一个事件,老大把窝边草给吃掉了,而且按照窝边草的意见要做大项目的投资安排。于是另外几个兔子都不干了,兄弟造反,把大兔子的权利给剥夺了,这个窝边草就是据说老大的红颜,虽然年纪不属于嫩草,但是效果一样。

        我觉得,不吃窝边草的原因还是个口味的问题。我们家附近有两个酒店,5星的,里面有很多的餐厅,但是酒店附近开了几十家餐厅和饭馆,从高档的到大众的什么风味和价格都有。按理说,酒店里面的饭馆就够多了,为什么偏偏到酒店门口又来开饭馆呢?酒店楼下的餐厅虽然方便,但是味道太国际统一化了,没有特点。另外价格也太贵了,因为不是每个出差的人都是亿万富翁,住酒店的更多都是白领打工者,出差吃饭费用是包干的,不是实报实销。所以,酒店里吃窝边草的人往往不是酒店的房客,而是来自其它地方的不吃自己窝边草的商人和官员。所以北京城住西面的人,喜欢到东面吃饭,香港住港岛的人喜欢到九龙去吃饭,寻找味道的差异,就是这个道理。

        备战备荒,从小时候就听到这样的呼吁,我想这句话仍然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 01:37:41
只有熟悉之后才会对身边得人了解透彻,并且产生深刻的嫌恶之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 01:38:02
说得很有道理,支持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 02:00:25
难怪我们班男女关系不和谐…可是已经到冬天了啊…咋还不吃窝边草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 23:19:12
楼主分析了很多,感觉挺有道理的。
虽然说的好像实际情况是兔子吃草跟是否在窝边没太大关系,但是个人认为兔子不吃窝边草还是有一定道理。
首先,一般越容易得到的越不会珍惜。这个道理就是别人碗里的总比自己碗里的香,所以兔子可能觉得窝边的草一出门就能吃到,肯定没有远处的经过跑路的草好吃。在人的身上体现的也很明显。很多时候我们旅游去了很多很远的地方,但是周围很多旅游景点都没有去过。
其次,是风险问题。兔子没有什么保命技能,所以会有“狡兔三窟”,但是如果三个窟洞口都没有草,那它从哪进从哪出都很明显,所以兔子为了保命需要会留下窝边草。
再次,个人认为是美观问题。如果窝边光秃秃的很难看,有点草绿化也好,空气也新鲜,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 23:25:32
1.窝边草不吃,表明很有实力或者很富有。用不着吃附近的草
2. 如楼上言,绿化,美观
3. 避免同类竞相吃附近的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