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Stata专版
11776 9
2010-01-02
读到一些外资技术外溢的实证研究。发现有些文章经常不注意样本自选择问题(self-selection,即很可能外资会选择一些生产力比较高的企业或产业,而不是论文中所发现的技术溢出。要克服这样效应主要有哪些方法?我知道联立方程组是一个,但它其实是一种工具变量方法,而工具变量的寻找具有一定的困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 21:50:52
Hechman两阶段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 23:32:46
Hechman两阶段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17:55:49
样本自选择问题(self-selection),可能我的翻译的点偏差。heckman好像不是针对这种情形的。即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可能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19:28:33
只能找工具变量,因为lz你的问题是双向的,模型就相当于:
C*_i=Y_i*b1+u_i   (1)
C_i=1 if  C*_i>=0 else C_i=0   (2)
Y_i=C_i*b2+e_i=I(C*_i>=0)*b2+e_i  (3)
其中C*_i是外商进行选择的效用函数,大于等于0则选择该行业,C_i是选择与否的dummy变量,Y是生产力,(1)和(3)是两个完全不同经济含义的式子,但如果没有其他外生变量帮助identify,如何能确定估计的式子是(1)还是(3)?从现实角度来理解,外商选择和行业生产力变高,如果把它们看做横截面数据同时发生,是无法区分是a引起b或者是b引起a的,解决方法只有两个,第一,引入其他外生变量,比如一些会引起生产力变化但不会引起外商选择变化的变量;第二,引入时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3 22:28:03
一般好像理解为内生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