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经济将继续高增长
IMF:中国经济增长9.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此前发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报告预测全球经济在2009年收缩1.1%之后,2010年将增长3.1%。报告预计,在主要新兴经济体中,报告预计中国经济在今明两年将分别增长8.5%和9.0%;印度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5.4%和6.4%;俄罗斯经济在今年收缩7.5%之后,明年有望增长1.5%;巴西经济今年将下滑0.7%,明年则3.5%。
摩根士丹利:明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 摩根士丹利的最新预测称预计明年新兴经济体总体增长将达到6.5%。2010年全球经济复苏将“起伏不定且低于标准及乏味”,这是一次BBB级的经济复苏,10大工业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在2%。这次经济复苏既欠缺信用,就业市场也未同步复苏。”
高盛:“金砖四国”整体增长9.2% 高盛集团(GoldmanSachsGroupInc.)在一份报告中预计,明年美国经济的表现将弱于大部分经济学家预期,而全球经济的表现将好于预期。据高盛估计,预计银行贷款将放缓,但不会停滞,2010年新增贷款将达人民币7万亿至8万亿元。这一数字较今年的预计新增贷款10万亿元有所下降。高盛还认为,2010年公司收益将较2009年增长29%。原因在于在中国有利的投资主题下,中国中部地区的医疗、汽车和企业有望实现增长。
渣打银行: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10.0% 渣打银行日前发布全球聚焦报告指出,2010年很有可能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一年。渣打银行预计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达到2.7%,亚洲经济增长率将达到7.0%,其中中国和印度增长率将分别达到10.0%和7.5%。
安联集团:中国2010年经济增长率为8.7% 安联集团预期,受持续的财政金融政策刺激以及全球贸易回暖影响,2010年亚洲新兴的市场经济将保持继续增长。中国和印度的GDP增长将分别达到8.7%和6.5%。整个新兴的亚洲市场的GDP增长率将有可能达到6.7%。
樊纲:2010年中国经济有望增长8%-9% 中国央行顾问樊纲日前表示,中国明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有望增长8%-9%左右,但经济存在形成资产泡沫的风险。他预计2010年中国将继续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因要维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复苏,政策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延续性。 樊纲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由于食品价格已经企稳,整体物价上涨不会构成风险,但中国经济面临的真正风险是资产泡沫正在形成的可能性,因为全球利率偏低且货币供应量急剧攀升。他表示,中国经济增长不会面临二次探底的风险,但美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高善文:2010年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9.2%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日前对明年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作出预测,他认为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9.2%,下半年将会回到两位数的水平。高善文表示,站在经济运行的角度上,目前我国经济处在继续复苏和攀升的过程当中,而从增长率的角度来看,增长率的爬升过程至少到明年下半年才能基本稳定下来,明年完全有可能达到9.2%的水平,并且处在这一水平上端。
之一 刺激政策退出令箭何时“发”出? 2009年即将过去,这一年,世界经济可以称得上是风云变幻。年初,全球经济还被一片片阴霾笼罩,年末,却俨然已经苦尽甘来。 大宗商品价格蒸蒸日上,金价屡创新高,油价也出现大幅度回升……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上演着一出复苏大剧,似乎“百年一遇”的大危机已经越来越离我们远去。 复苏了,是不是可以稍稍喘一口气了,刺激政策能否选择时机慢慢退出?在这个难以抉择的关键时刻,有很多分析人士站出来警告说,明年的全球经济仍然是隐忧犹存,切不可鲁莽行事,以防“大意失荆州”。 经济复苏隐忧犹存 “虽然当前世界经济反弹明显,但还不能就此认为已进入复苏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经济复苏“仍远未强健”。联合国经济部门在其年度报告———《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中称,今年经济料将萎缩2.2%。 报告甚至表示,明年的全球经济复苏仍脆弱,且“二次探底”风险仍存。各个主要经济体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也向我们证实了,经济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 失业率的居高不下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经济复苏仍不稳固。数据显示:8月份美国失业率升至9.7%,为1983年6月以来最高,比此前市场预计还高出0.2个百分点。欧元区7月份失业率进一步升至9.5%,创下1999年5月以来的新高。 分析人士认为,就业状况的好转是确认经济复苏的关键因素。就业疲弱说明各国刺激经济的政策可以拯救经济于衰退,但难以引领经济持续复苏。 刺激政策需淡出 复苏仍不稳定,甚至会有二次探底的可能,使得各国对于如何安排刺激政策淡出历史舞台慎之又慎。 “与所有刺激政策快速‘进入’相比,‘退出’绝非一下子能够完成。”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博士华宁投资创始人张宁近日撰文指出,(退出政策)会分政策类别、地域等逐步地“退出”,直至全球经济全面复苏或有些政策副作用的危害显现出来。 对于一些小的经济体,由于恢复比较快,已经开始着手制定退出政策。本周一,巴西总统和央行行长表示,多数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期实施的经济刺激计划将于明年结束。 对于像美国这样的震中地区,经济刺激政策恐怕不会轻易退出;而如澳洲等恢复迅速的地区,则率先开始全面退出。张宁表示。 “全球拯救经济政策的退出是否平稳,时机是否合适,是需要把握的。”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今年下半年在多个场合重复过这句话,“否则的话,后患无穷。” 先于世界经济恢复的中国经济是否退出刺激政策也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不过,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在宏观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也不会轻易退出多数刺激政策。再加上财政政策的连续性与惯性,也会推动着财政政策持续向前。 “对于经济刺激政策,我们会忌讳用‘退出’这个词”。谈到刺激计划何时退出时,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告诉南方日报记者,鉴于目前经济复苏的状态,调结构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部分的政策需要进行调整,部分在过去起着刺激作用的政策有可能在接下来的过程中被弱化。
之二 明年全球加息大幕将缓慢拉开? 2009年即将过去,在这全球经济逐步恢复的一年中,为了恢复本国经济实力,可以说各国央行对于利率的控制都采取了不同政策,做出了“汗马功劳”。 而如今,复苏之路似乎越走越稳,未来,随着刺激政策的淡出,一场加息大幕也将在全球缓慢拉开。 全球加息步伐缓慢迈出 2009年下半年,一些小的经济体陆续宣布加息。澳大利亚的几次加息,挪威、越南也在不久前加息,印度也曾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但是,市场的关注焦点仍然集中在全球最具经济实力的美联储。美联储在今年最后一次议息会议上决定将基准利率维持在零水平附近,不过,同时也承认近期经济出现改善迹象。这则消息使得市场开始揣测美联储明年或将有政策大动作。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近期表示,美国经济并无通胀风险。12月21日美国芝加哥联储行长CharlesEvans在接受CNBC电视频道采访时表示,美国联储可能在“3至4次会议后”考虑推升利率。也就是指明年春天美国联储可能加息。 平安证券发布近日报告指,明年3月前,美联储基准利率维持现状,4月份或可加息25个基点。 根据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主管温彬的预计,美联储将分别在明年第3季度和第4季度各加息1次,每次提高联邦基准利率0.5个百分点,从目前的0—0.25%上升至1%。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如果美国在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加息,美元回流可能导致全球金融资产的下跌;但如果美国推迟加息,美元汇率保持低位,那么全球资本市场有望保持涨势。 “2010年下半年,随着经济增长趋势的确定,全球将进入加息预期。”温彬在接受采访时也指出。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由于成熟国家的失业率数据继续高企,企业也存在闲置产能,所以通胀压力依然低迷,而通胀预期也仍然受控。在这种情况下,环球四大主要央行(亦即美联储、欧洲央行、英格兰银行以及日本央行)目前还没有面临重大的加息压力,因此未来一年利率急升的机会不大。中国或将跟随进入加息通道 分析人士表示,出于货币政策协调考虑,中国未来也会在货币政策调整步调上与美国保持基本一致。 “(美联储)加息至少要等到明年二季度才可能。”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济数据的回暖并不会像预期那般令美国刺激经济政策提前退出。 在他看来,由于政策联动,那么中国也要到明年二季度才可能进入加息通道。温彬预计,我国将在明年5—6月份首次加息,下半年随美联储加息频率再加息两次。” “如果中国明年一季度、二季度CPI出现大幅跳升,在通胀预期、资产价格泡沫和人民币升值的多重压力之下,也不排除加息可能。”郭田勇表示。 海通证券研究认为,明年中国货币政策的转向可能会发生在第二季度。届时央行会谨慎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7个点,下半年在翘尾因素作用下,保守预计央行四季度上调利率27个点.
之三 宏调步伐是否在适度宽松上有所收紧? 虽然说经济最坏的时期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太乐观,复苏只是刚刚起步,宏观调控面临的局面依然很严峻。 明年中国经济发展仍将处在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关键阶段,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总基调将不会改变。“调结构”将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作为政策调整的首要切入点,信贷规模收缩已经是题中之义。其次,不少经济学家则对加息的预期表示一致认可,只是在节点上存在分歧。 宽松政策真正适度 在上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宏观政策方面已经给了货币政策明确的定调,依然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货币政策表述“适度宽松”实际应该是“极度宽松”。他认为,明年如果真正执行“适度宽松”的话,实际上是要有所收紧。 “货币政策的结构调整就是有保有压,要压的行业应该包括过剩性行业和房地产行业。”刘煜辉告诉记者。 “其实今年宽松货币政策的贷款需求只在5万亿左右,但是相应的财政政策和项目审批制度都非常地宽松,所以才导致今年近10亿元的人民币贷款。”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明年应该加强信贷政策、财政政策和项目审批三者之间的协调,不能用放松信贷审慎的原则来换取经济的短暂繁荣。”马骏强调,4万亿的人民币不是非得按照原计划明年就全部花完的。 马骏建议,有一些项目可以等到明年或者是2011年去花。明年银行信贷规模控制在7.5万亿内比较合适。 财政政策依然积极 而对于财政政策,多数专家的看法是,还会依然很“积极”。此外,明年财政政策将具有非常强烈的结构优化导向。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近日表示,明年我国财政赤字不应再往上突破,但仍然会保持在1万亿以上。 贾康表示,下一个年度财政政策仍然首先解决的是怎么安排赤字和国债问题,而最根本的是赤字规模。“明年赤字仍然是比较高水平,但是相对数不应该再往上突破,绝对数仍然按照2.9%计算,应该是1万亿之上。” 他认为,明年财政政策将具有非常强烈的结构优化导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继续实施总量扩张、安排政府投资时,紧紧抓住结构调整和项目质量;二是加大公共支出补助力度的同时,促进机制转换和绩效导向;三是掌握债务规模用好债务资金,特别是地方债方面,应该按照阳光融资导向,疏堵结合,把地方融资引入阳光融资的状态。 调结构是重中之中 明年中国经济另一个亮点应该是在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后金融危机时代,要更加注重调整结构,更加注重努力拓展市场空间,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明年调整经济结构基本还是会着力于现在面临的已有问题和未来的问题上。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高辉清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已有的问题就是投资占经济增长比重过大,消费需求不足,还有就是经济结构当中高技术产业比重仍然较低。” “调结构很重要一点是要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解决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的问题,最根本是让企业成为调结构的主角,特别是民营经济”,姚景源解释说。 此外,对于中国而言,还需要从国家社会的需要出发,继续加大在民生工程方面的投入,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