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一个企业,“一把手”固然重要,但离不开团队的配合与支持。搞砸一个企业,会有多种不利因素,但有时只要“一把手”一人足矣。 因此,当好“一把手”至关重要,但也绝非易事,不仅需要敢干能干勇挑重担,而且还要会干、巧干,举重若轻。换句话说就是要拿得起放得下,管人重于管事,法治重于人治。
笔者多年来的体会是,作为企业“一把手”,强人未必服人,强势未必得势,能干未必会干,管多未必管好。要当好企业“一把手”,应注意以下几点:
明晰管理层次区分管理线条
避免与副职平行分工
“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要全面负责,因此不宜突出某些局部责任,以及直接分管某些具体工作。笔者担任公司“一把手”10年,从来都是将各路工作全部划分给副职领导,力求做到名副其实的全面管理和负责。全面管理是通过各位副职抓好各路工作而具体实现,全面负责是通过各位副职向“一把手”的负责而双向体现。这样做的好处是纵向管理层次分明,横向管理分工明确,“一把手”统筹兼顾游刃有余,副职领导权实责明各显其能,既有利于充分调动班子每位成员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强化班子的整体合力。
统一认识及行动
注重与副职的思想交流和工作沟通
“一把手”再聪明也难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再有能力也难以三头六臂,以一当十。“一把手”需要经常与副职开展思想交流和工作沟通,由此激发灵感统一认识,谋划战略切磋问题,群策群力推动发展。这样做有利于激发领导班子的活力和创造力,形成合力及战斗力。“一把手”应注重会议之外与班子成员开展双方或多方的交流畅谈,沟通内容既有务实也有务虚,既说眼前亦论长远,从而加速了信息传递,加深了彼此理解,加强了合作基础,加大了配合力度。
加强制度建设
规范完善企业的决策与管理程序
企业管理既要靠人,更要靠制度,人治管一时,法治管长远。为了保持公司战略的稳定性、发展的持续性、决策的科学性、管理的有效性,必须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管理行为,加快企业管理由人治走向法治。中海油的做法是边探索、边建立、边执行、边完善。先后建立、健全了12套内控制度体系,基本全方位覆盖了公司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制度建设的过程也是人们思想转变的过程、公司管理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统筹兼顾 做好全方位沟通
企业始终处于各种利益与矛盾的共同体中,要趋利避害、加快发展、实现利益最大化,需要“一把手”具有良好的统筹兼顾及全方位沟通协调能力。向上级请示汇报以及与同级沟通交流,不仅是内容和结果,有时形式比内容还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那种“少说多干”的做法未必在任何情况下全都适用,也须因人制宜、因事制宜。有时因怕上级为难就先斩后奏,但领导并非都能理解;有时为了防止横向扯皮而回避争议,但他人并非也就息事宁人;以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就会创造解决矛盾的物质基础,实不尽然。矛盾不及时化解容易留下烙印,即使随着发展原有的问题已自然消失,但留下的成见却难以短时间消除,容易产生新的问题和矛盾。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努力统筹兼顾各方利益,沟通协调好各方关系。
建设企业文化 激发队伍活力
企业经营如何,发展好坏,影响因素众多,但人的因素最为关键。人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活力及其发展动力。人的积极性从何而来,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并非是靠企业领导简单的行政命令,而是源自广大干部员工的内心认同和激情共鸣。认同的是公司的发展志向,共鸣的是公司的企业文化。员工对企业发展的投入程度往往取决于其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深度。因此,一个公司有无企业文化,其企业文化是否鲜明且充满活力,至关重要。企业文化建设从何入手?
首先,要做大量访谈调研,深入了解企业各方面的情况。基本把握人心思变、不甘落后的主流思想脉搏。通过各种活动倡导团结一致向前看、追求卓越争先进的价值观,提出建设企业文化激发队伍活力,推动公司各项工作全面进步的倡议。同时不断丰富和深化企业理念,发挥企业文化凝聚队伍、激发活力、增强动力,推动发展的作用。
其次,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重组改革营造良好氛围。在企业重组改革的关键时期,运用企业文化这把利器开路引领,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塑造团队精神,创造良好氛围,统一认识行动,化解各种矛盾,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从而确保企业重组改革的顺利实施。通过博采众长,量身订制,精心培育,不断发展,逐步建设起一套和谐进取、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体系。
坚持与时俱进 打造学习型团队
企业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在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上始终保持与时俱进。而要跟上时代发展潮流,就必须努力将干部队伍打造成学习型团队,将公司建设成学习型企业。只有学习型团队和学习型企业,才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特质。一是企业经营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否则公司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落伍乃至被淘汰;二是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必须与时俱进,否则就会思想僵化故步自封,丧失领导公司继续前进的动力和能力;三是干部员工队伍必须与时俱进,否则就会缺乏执行公司战略实现发展目标的意识和能力;四是必须打造学习型团队,否则难以转变观念、难以进行知识更新,难以开拓创新,难以与时俱进。
调整心态 切实做到“拿得起放得下”
“一把手”绝非圣贤,即使再理智也难免偶有疏忽。尤其是在复杂变化的局势下,或许因为事情紧急,或许因为信息不对称,或许下属办事不力,都有可能导致急躁而越位行事。因此,能否带头遵守制度,按规范程序办事,对“一把手”来说也是一种严峻考验。笔者认为,“一把手”首先应该经常自我提醒和听取他人意见,一旦觉察有所不当,必须认真反省并及时纠正;其次是制度必须具有对“一把手”权力的制约机制,有严格的决策程序,能够自动遏制“一把手”滥用权力。“一把手”不管事就是不作为,但管事多未必作为大,关键是要把握好度,应该以抓班子建设、抓战略管理、抓制度执行、抓重大决策为重点,切忌越位和失位。
作者: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助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袁光宇 来源:《学习时报》2009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