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8-11-21 20:59:19
曹国奇 发表于 2018-11-21 00:10
我理解中的西经:其根基是建立在《人的本能:需求》这个基础上的,不是你所谓的《自私》。

关于你的第 ...
第一名:自私性
第二名:延续性
第二名(附):需求向上性
第三名:母子情
第四名:子母情
第五名:利他性
第六名:血仇性
第七名:逐王性

对不起啊,我的看法要比你奉为圣经的西经复杂多了。需求是第一人性?你知道需求与延续的区别吗?
前面已经说过,建议你去看看进化论、基因论。还是去看看在来谈人性吧。
------------------------------------------------
你的第(1.2.3......7)性,貌似高大尚。
那么请请问曹国奇:当一个人首先不能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你的《第1,2.....7》有啥用?

另外,既然你的东西这么高大尚:
那么现在:老百姓想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请你用你的这些《高大尚》来表述一下,怎么实现让百姓生活水平更进一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1-22 00:46:50
zsl0815 发表于 2018-11-21 20:59
第一名:自私性
第二名:延续性
第二名(附):需求向上性
说话有点逻辑水平好不好?

“一个人首先不能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是啥意思啊?是之行为是不是?这与本性有何关系?

本性上男人要跟女**人那个,是一回事,但是能不能做那个,又是一回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1-22 01:16:12
曹国奇 发表于 2018-11-22 00:46
说话有点逻辑水平好不好?

“一个人首先不能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是啥意思啊?是之行为是不是?这与本 ...
呵呵,曹国奇你挺奇葩的。
我说你曹国奇首先要有《生存需求》,结果你就自己幻想着你要《那个》。
曹国奇,你果然真够奇葩,也够不要脸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1-22 01:32:51
曹国奇 发表于 2018-11-22 00:46
说话有点逻辑水平好不好?

“一个人首先不能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是啥意思啊?是之行为是不是?这与本 ...
曹国奇,论奇葩与不要脸,你无与伦比,绝对是这论坛上的NO.1。
你真牛叉。杠杠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1-22 10:59:10
曹国奇 发表于 2018-11-21 17:36
A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其单位价值到底是不变还是变?
===============
回答:单位商品价值不变
A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其单位价值到底是不变还是变?
===============
回答:单位商品价值不变
-------------
这就是你说的“单位商品价值不变”:原价10元/个,变成了7.5元/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1-23 22:02:55
zsl0815 发表于 2018-11-22 01:32
曹国奇,论奇葩与不要脸,你无与伦比,绝对是这论坛上的NO.1。
你真牛叉。杠杠的。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1-25 21:43:09
clm0600 发表于 2018-11-24 16:03
A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其单位价值到底是不变还是变?
===============
回答:单位商品价值不变
A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其单位价值到底是不变还是变?
===============
回答:单位商品价值不变-----------
从10元一件到7.5元一件,这叫不变?
---------------------------------
回复:

我的理论有两个概念:
         一是经典理论认为的价值,称之为商品固有的价值,这个价值不能直接决定商品的价格,只是价值的分配的基础。前面说价值与生产率无关就是这个价值(数学运算后是价值总量与生产率成正比)。
         二是商品的分得价值,称之为分配价值,这个价值才决定商品的价格。

         密封的群体中(即没有外贸),社会固有价值总量=社会分配价值总量。

         比如某商品的固有价值是10单位,但是其分得社会价值是100单位,则其价格按100单位确定。我们工资不断上涨就是这么来的,而非搬块石头创造价值(劳动量)在不断上涨。美国的工资比中国的高也是这么来的,而非搬块石头在美国创造的价值(劳动量)多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1-27 02:09:02
clm0600 发表于 2018-11-25 22:34
我的理论有两个概念:
         一是经典理论认为的价值,称之为商品固有的价值,这个价值不能直接决定商 ...
你说这个价值与生产率无关,又不直接决定价格(就是说从价格也难以观察其端倪),那就奇怪了,这个价值是什么东西?你是如何知道它的存在的?

即,既然该价值不直接决定价格,你又为什么用A产品的价格(10元一件)来代表它??
=======================
A产品的价格(10元一件)代表的是该商品的分配价值

      

那么,你从产品价格(10元一件)中得到的,或者用产品价格表示的,应该是这个分配价值才对吧?
而那个固有价值,貌似你根本不知道啊。

既然10元/件代表的分配价值是可变的,而固有价值你又不知道,你的30M是怎么算出来的??
==========================
这个你问到我的难处。

我目前只是推导出:商品固有价值=生产力 乘 生产时间。

翻译成马克思的术语:价值=劳动力 乘 劳动时间。

但是,我不知道怎么测定生产力,也就是我的研究到此止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1-27 09:25:26
曹国奇 发表于 2018-11-27 02:09
你说这个价值与生产率无关,又不直接决定价格(就是说从价格也难以观察其端倪),那就奇怪了,这个价值是 ...
30m是您随口一说,但确有可能。流向商品的货币流增加了。就 这样简单。商品数量变化了,商品的总价值也会变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1-27 09:42:16
clm0600 发表于 2018-11-27 08:24
很好,你自己承认所谓的固有价值无法测定;对应价格的分配价值又是可变的。

现在,你只知道A产品的价格 ...
取值已经发生的某个时间点的价格值为标准态就可以推导,所以我的推导中都有“考察期始的值”和“考察期末的值”,“考察期末的值”就是未知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1-27 09:44:21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1-27 09:25
30m是您随口一说,但确有可能。流向商品的货币流增加了。就 这样简单。商品数量变化了,商品的总价值也会 ...
我知道货币变化对价格的影响,为了方便就假设货币供应合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1-27 19:38:20
clm0600 发表于 2018-11-27 12:08
问题是考察期始的值你不知道啊。
A的价格是10元/件,其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现在考察期开始了:请问这时 ...
那就是鲁滨逊世界,没有交换,何来价格?

我觉得至少要有两种商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1-28 23:47:55
clm0600 发表于 2018-11-27 12:08
问题是考察期始的值你不知道啊。
A的价格是10元/件,其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现在考察期开始了:请问这时 ...
假如系统只有AB两种商品,价格是10元/件,数量都为m,劳动人数相等。现在A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B不变,问AB现在价格分别是多少?
====================

现在系统有价值总量30m,
由于两部分人数相等,这样依照平均分配原则,各分得价值15m。

由于A部门生产率提高1倍,有2m的A商品,
则每件A分得“15m/2m=7.5元/件” 的价值,

由于B部门生产率不变,还是有1m的B商品,
则每件B分得“15m/m=15元/件”的价值。

于是有交换比例:A:B=1: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1-29 12:04:19
clm0600 发表于 2018-11-29 10:34
现在系统有价值总量30m,
--------
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曹先生无法回答的问题,其实很简单:30m是系统产量变化后货币也变化了的最终金额。
原来:20m
现在:30m
购买系统内商品的货币增加了10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1-29 12:54:59
clm0600 发表于 2018-11-29 12:30
你改变了讨论的条件。

系统只发生了一个变化:A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
其他因素不变并不是曹先生的假设,他假设其他因素变化了,即:货币由20m增加到30m。30m是他的假设条件。
曹先生的假设是:
A生产率变化(提高1倍)、总货币流量变化(20m变为30m)且平均流向两种商品(A=15m,B=15m)。
既然是曹先生出题,条件还是要按曹先生的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1-29 13:32:17
clm0600 发表于 2018-11-29 13:11
原来30M是曹先生假设的呀,那么曹先生的所谓价格第一定律就不过是个假设而已,那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定律是假设条件得出结论。如果A,那么B。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1-29 14:08:49
clm0600 发表于 2018-11-29 13:44
曹先生的价格第一定律,是如果A产品劳动生产率提高,那么A价格要降低,其他商品B价格升高。

所以,曹先 ...
细看了一下,曹先生说的是价格第一规律,规律与定律不同。规律是自然真理,定律是条件真理。
曹先生的规律的总结是错误的,只是现象层面。确实有那些现象,但现象背后的原因他没有说。也有生产率提高价格不下降的现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1-30 00:25:08
clm0600 发表于 2018-11-29 10:34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前面不是说了吗,我理论下,价值与生产率无关,即:只要劳动对象和商品不变,无论生产方式怎么改变,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生产量不变。

现在生产率提高1倍,则A商品增加1倍,自然A的价值总量也增加1倍,为20m。再加上B商品的10m,系统不就有30m的价值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8-11-30 00:46:1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8-11-29 14:08
细看了一下,曹先生说的是价格第一规律,规律与定律不同。规律是自然真理,定律是条件真理。
曹先生的规 ...
1、价格第一规律前面有个价值不变定律:

        在劳动对象和商品不变的前提下,无论生产方式怎么改变,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生产量不变。

2、这个定律翻译成马克思语境:

         在劳动对象和商品不变的前提下,无论生产方式怎么改变,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不变。

3、另外:还有平均分配规律:群体中同类等位体获益均等。

          目前这个规律以工资平均、利润平均和税金平均体现出来。

4、题目中为了简化问题,有个条件,即生产A商品与B商品的劳动人数一样。

        由于平均分配是以人为主线进行的(因为人类生产目的在于人的消费),所以有这个条件后则能保证货币流向A部门和B部门一样多。言外之意,如果两部门劳动人数不一样多,则流向两部门的货币量也不一样多。

5、当对所有部门同时考察时,劳动人数就是未知数,运算结果表明:

     a/前面运算都是近似值;
     b/得出价格第一规律。其实价格第一规律在文字剖析时我得不出来,只是得出几种价格现象。后来完成数学解析,就得出这个规律的定义。再依照定义将原来的几种价格现象浓缩成四个价格现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