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网币金融分析-以人大经济论坛网为例
网币的金融分析是一个非常崭新的课题,尽管各路名家已经伸手,但是我看了他们的著作后,总感觉他们写的并不是网币金融。
他们写的只是现实金融的信息化问题。
那么网币金融可以有哪些视角呢?
1.人大经济论坛产品平均定价机制。单位就是每M的定价,可以按栏目分为产品区别。同时要考虑免费下载产品对整体定价的影响。
2.人大经济论坛网采取“流量”收费,这一定程度相当于收税。但是如果生产网币的成本为0,那么是否可以以铸币“税”代替流量税。
3.流量税对产品供需双方在人大经济论坛上的影响机制是什么?
4.网币可以来自经验,来自人民币等现实货币的购买,其与人民币能否采用固定汇率机制呢?还是要接受美国的指导采取浮动汇率机制呢?网币是否能作为产品一样交换呢,是否存在网币市场呢?
5.人大经济论坛网如果不是靠纯投入的公益事业,那么是否存在盈利的可能,其盈利机制和网币-人民币的汇率机制之间存在如何的联系。
6.网币世界里的管理部门,是否也应只是守夜人的角色。那么网币世界的企业家又是谁呢?
7.人大经济论坛网是否也存在宏观调控目标,其信用创造机制是什么?
建议人大经济论坛建立“统计部门”,对一些指标进行定期统计,以便大家合作出一本《网币金融研究》的论文集。
前提是要有充分的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