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三井财团双重包围谋局中国 (转帖)
楼主
madoiohoo
17104
145
收藏
2010-01-07
很少有中国人知道,丰田、东芝、索尼、松下、三洋、NEC都是三井财团体系的重要成员,在他们看似激烈竞争的背后,却有着更多的共谋。
从基础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到能源矿产,三井财团已经在中国展开了令人震惊的精妙布局,中国企业已经被三井层层“捆绑”。
2004年以前,我在日本三井物产有过12年的白领生活,如果算是潜伏的话,12年的经历,让我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阳谋,然而我们在很多时候却浑然不知。
当我告诉学生们:丰田、东芝属于三井财团,而三井物产是三井财团的核心领导成员时,学生们的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此时,我才意识到中国的大学教育已经充斥了美国教材,几乎无人关注日本经济模式。
事实上,以三井为代表的日本财团,正围绕“全套完整产业链”而构造组织结构,以主办银行、综合商社和制造企业“三位一体”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原料、技术和市场,自然也包括中国市场。
资源包围
从东海油气田到钢铁矿争夺,在日本财团的中国谋略中,资源包围是他们隐形的翅膀。
什么是资源包围呢?比如说宝钢,现在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铁矿石谈判的问题,一直谈不下来。而谈不下来的最大问题,就是我们的上游资源其实已经被外国资本控制了。这些垄断巨头主要控制两大块,一部分是巴西,一部分是澳洲。澳洲的背后是英美的资本在里头,而巴西主要是日本的资本。其实在巴西,日本已经进入到巴西淡水河谷,其中三井物产已经拥有了巴西淡水河谷母公司12%的股份。
2001年4月,由三井财团的樱花银行和住友财团的住友银行合并而成三井住友银行,标志着三井财团和住友财团的金融机构统合为三井住友金融集团。作为三井—住友这个新财团体系中的核心组织,三井物产、住友商事这两家综合商社始终承担着多元化和国际化的重任。
事实上,三井和住友是有所分工的,三井在铁矿、钢铁产业里布局很深,而住友则是从铜起家的,而且在南美也有自己的镍矿。在全球的镍矿里头,很多现在正开采和生产加工镍的,基本上都跟三井、住友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需求地,所以三井在外围控制上游资源,实际上是为掌握其在中国投资的这些企业的上游控制权。例如,三井物产把新日铁引入上海宝钢,成为其全方位的合作伙伴,而自己又与上海宝钢成立钢铁物流公司——宝井,从而深入到钢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由此,三井物产可以轻易掌握中国钢铁企业各层面的商业情报,为其掌握的上游铁矿石资源(如巴西淡水河谷)提供准确的定价依据,从而在与中国买家的价格谈判中占据主导地位。
最近几年,三井物产、丸红、伊藤忠等都跑到哈萨克斯坦去圈铀矿。铀矿是做核能用的,而这个时间三井财团的东芝在做什么呢?东芝花了40多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的西屋电气公司之后,又拿下了中国80亿美元的核电的订单,表面看是西屋电气在做中国的核电产业,卖设备,卖技术,但实际上背后已经是三井财团的东芝在控制着。三井物产在两头走,一头从美国拿来技术,另一头到中亚去圈铀矿。
前两年还有一个比较著名的事件,即中海油、中石油(13.73,0.03,0.22%)并购美国优尼科事件。我们最后还是碰壁了,那么碰壁以后,是谁把它收走了呢?是一个叫雪佛龙的公司,这个公司虽然也是个美国公司,但如果你仔细去看的话,雪佛龙公司跟三井物产在泰国、澳洲都有着很密切的合作关系,它们实际上在很多地方已形成了一种利益共同体。
类似的案例还包括中铝收购,这也是一个很震动的事。我们发现,中铝当初收购是通过美国的投行,花了100多亿美元进行收购,结果金融危机一来,股价暴跌,再加上欧元暴跌,中铝的账面损失达80%。在2009年年初,中铝其实是想抄一下底来平衡它的损失,结果后来并没有成功。问题出在了哪里?中铝的网站上有过这样一段叙述:他们在第二次收购时,成交之前的一两天,三井物产和必和必拓突然决定一起联合收购力拓,也就是说:三井物产在适时的时机出来搅局了。
技术包围
在日本财团的中国谋略当中,技术优势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一步步地瓦解对手,可以称之为技术包围。
什么是技术包围呢?以联想为例,当初联想做台式电脑的过程中,并没有与其他的中国企业拉开太大的差距。是什么时候甩开对手的呢?是在1996年跟三井财团的东芝合作后,即从代理东芝的笔记本电脑开始的。自那以后,联想发展得很快,连续4年,东芝笔记本电脑在中国销量都是第一的。后来,联想开始想做自己品牌的笔记本电脑,这时候就与三井财团之间产生了冲突,于是两家就分手了。
分开以后,联想实际上是委托台湾的企业去加工,然后贴牌。但是,台湾的那些原材料是从哪来的呢?都是来自日本的。联想很快通过委托加工,通过全国建网络,占领了中国第一的位置,把东芝挤下去了。
不久,三井财团的另一巨头索尼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索尼是专门来争夺年轻消费者这个领域的。与此同时,NEC、富士通都来了,在这个过程中,日本企业又开始争夺制高点。制高点是什么呢?就是技术,就是上游。资源是一种上游,技术其实也是一种上游。
三井是怎么来争夺技术的呢?东芝、索尼、NEC等,其实都是围绕着IBM来运作的。他们在美国那边花了几年的时间,一直在收购IBM的技术,等收得差不多的时候,我们听到了一个消息:联想收购IBM。实际情况是:日本企业已经把核心的东西都收完了,当只剩下一个壳的时候,联想开始去收购IBM了。事实上,日本财团已经把很多的东西都拿走了。
这其实就是一种技术包围。还有一个例子就是长虹在美国受到反倾销诉讼,长虹当时生产的是显像管彩电,价格已经竞争得很低了,然后大量地卖到美国,其实长虹的这些技术,也都是来自于三井财团的。因为长虹的很多技术都是东芝、松下提供的,生产线和很多原材料也都是对方提供的。当日本已经进行产业升级,推液晶电视的时候,中国的显像管彩电就大量过剩了。一旦过剩,必然就会往海外出口。在出口的过程中,首先是在两年之内占领了美国市场,而这个空缺正是日本财团当时让出来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madoiohoo
2010-1-7 13:08:11
实际上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时候,日本已经在液晶产业上推迟了投资,这便给了长虹等中国企业很多市场空间。长虹等在占领美国市场之后,对日本和韩国企业其实有着很大的威胁。日韩企业担心:通过廉价的销售,可能会建立一些渠道商,这些渠道商将来会对产业升级后的日韩液晶产业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在这样的判断之下,最好的方式就是迫使长虹退回中国市场,不在美国市场销售。
于是,我们看到:美国有个叫五河公司的,首先对长虹提出了反倾销诉讼。五河公司,其实并不是生产什么电视的,但为什么会提出诉讼呢?后来经调查,真正提供很多的诉讼参考数据和资料的,都来自于5家公司:三洋、东芝、索尼、松下,以及一个叫ORION的公司,ORION虽然是一个韩国公司,却是做东芝代工起家的。不难想象:三井住友财团的这几家公司,在当年的反倾销诉讼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宝钢”为何被三井财团称为他们的成员企业?
三井这样“蚕食”中国钢铁产业链
三井财团成功地将上海宝钢纳入到自己的“利益共同体”中,并将其打造成一部 “超级提款机”,从而在铁矿石涨价、海运费上升和钢材物流布局中享用着一道道美味大餐。在分享中国钢铁红利的同时,一个更庞大的战略正在酝酿。而三井物产之所以能如此轻松地渗透中国钢铁产业链,关键在于早期布局和资金的统筹。
从建设宝钢入手布局
1977年1月下旬,冶金部明确在上海建设“上海宝山钢铁厂”(宝钢集团的前身),主要从日本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简称:新日铁)引进技术装备。而新日铁也正是看准了中国钢铁企业要生产大量高档产品,就必须进口设备和技术的现实,以提供生产设备和技术为先导进入了中国的钢铁行业。纵观国内的大型钢厂,几乎都从新日铁引进过设备和技术,而宝钢几乎全部的生产设备和技术都引进自新日铁。
新日铁和三井物产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事实上,三井物产拥有新日铁商事(新日铁的商社)20.132%股权,而且拥有新日铁5%以上的股权。与此同时,新日铁又是三井物产的独立董事。在钢铁贸易方面, 三井物产是新日铁最大的钢材代理贸易商。新日铁虽然不是三井财团二木会(总经理会议)的成员,但实际上,它与三井物产以及三井财团其他成员之间相互持股、共同投资、贸易代理等的实质联系,已经形成了利益共生关系,很显然他们已成为一家人。
宝钢不仅在“硬件”上与新日铁合作,在“软件”上也不例外。1998年11月,宝山钢铁公司联合重组上海冶金控股公司和上海梅山公司,成立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时任新成立的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总经理的谢企华开始进行重组后的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管理,花费8900万美元引进新日铁的管理软件。因此,宝钢在对外宣传时,经常称自己将新日铁的管理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创新出了“集中一贯管理”模式。事实上,这在很大程度更方便了新日铁深入地了解宝钢的一举一动。
新日铁和三井物产相互配合,“帮助”宝钢不断扩张,只是他们“中国战略”的一部分。除了新日铁和三井物产这样的老面孔,三井财团的其他成员企业,如丰田集团等也参与到中国钢铁产业链中。值得一提的是,三井物产并没有忘记提携其他的日本中小企业,共同在中国钢铁行业进行扩张。相对于为第一梯队提供的周到服务,三井物产对待第二梯队更像一般的业务客户,钢铁生产设备和铁矿石贸易是其中进行最多的业务。
俗话说:“不能把全部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三井财团在中国的合作伙伴自然不止宝钢一家,而且介入中国钢铁产业也并非开始于宝钢的建设。1974年,新中国第二次大规模成套技术设备引进开始,武汉钢铁公司(简称:武钢)从新日铁引进冷轧硅钢生产成套设备,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冷轧硅钢片的历史。武钢项目的实际总投资达到创纪录的近27.7亿元,占整个第二次引进总投资的一成以上,仅次于用以解决穿衣问题的辽阳石油化纤项目。
时至1995年12月,三井物产作为三井财团的核心企业与武钢有了进一步合作,双方合资5000万元人民币,建成主营钢材深加工的合资企业武汉兴井钢材加工有限公司(简称:武汉兴井),其使用的大型纵剪机组、包装缠纸机组等主体设备均从日本引进,年加工能力5万吨。武汉兴井的主要产品是硅钢片,客户集中在电机、变压器、大型发电机以及家用电器等行业。其实,三井财团的新日铁和武钢历来就有硅钢生产的合作,而武汉兴井的建立,则巩固了二者的关系。
首钢作为另一家中国大型钢铁企业与三井财团也有着合作关系。1994年12月13日,首钢总公司、电装(株)、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和丰田通商合资29.5亿日元,在烟台建立了生产汽车空调的首钢电装有限公司,各方出资比例分别为50%、30%、15%和5%。电装(株)隶属于丰田集团,是与丰田汽车休戚与共的众多配套企业中的一员。事实上,丰田从创立之初,就与三井物产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且是三井财团主要的成员企业之一。
统合中国汽车产业链
中国的汽车市场从2002年开始呈现出繁荣景象,汽车钢板的需求激增。然而,中国钢铁企业并没有生产这种钢材的能力。
2002年4月,丰田汽车决定在中国生产乘用车时,首先以较低廉的价格从宝钢采购车门用钢制部件,此后还考虑采购车身用的表面处理钢板。另外,丰田汽车还表示,将从以往的主要依赖日本本土供应钢板,转向宝钢、武钢、鞍钢和邯钢4家钢企采购车用钢板。这些中国钢企都与三井物产有着不同程度的贸易与合作关系。
为了应对因中国汽车销量增长带来的钢板缺口,除丰田以外,其他日本汽车制造商,如本田、日产也都不同程度表示将向中国本地钢企采购汽车板,以保证在中国的顺利发展。对于日本汽车三巨头的表示,宝钢予以积极回应,表示旗下的五钢公司已经与日本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签订策略合作协定。根据协定,从2005年至2007年,五钢将替代大同特钢,为广州本田供应汽车用特殊钢。以此为契机,作为三井财团主力部队的新日铁开始与宝钢携手并进。
借助三井物产和新日铁的帮助,宝钢在中国汽车板市场上所向披靡。2005年,宝钢的代表产品冷轧汽车板全年销售172.6万吨,其国内市场份额由2004年的47.3%提升到了51.6%。一汽的载重汽车、小红旗轿车、捷达轿车、上海大众桑塔纳以及神龙、广州本田、风神汽车等都整车或大批量采用宝钢汽车板。其间,全面繁荣的中国汽车板市场也给深入其中的三井物产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宝井钢材加工配送公司忙得不亦乐乎。
如今,中国钢铁老大宝钢已经垄断了汽车钢板市场的半壁江山。然而,在汽车钢板市场独占鳌头的同时,自己又获得了多少利益呢?宝钢、新日铁和阿赛洛3家共同建成宝钢新日铁汽车板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设备及核心技术均来自新日铁,甚至部分钢板母材也一度从日本进口,宝钢其实并没有掌握多少话语权。事实上,宝钢只是日本财团全球产业在中国利益链的一个分子。通过与宝钢的合作,新日铁为其他日本企业构建了一个利润通道,从丰田等汽车企业,到三井物产这样的综合商社,都成为最大的得利方。
汽车企业和钢企的协作,只是三井财团梳理钢铁产业链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把产业链组织起来,形成顺畅的利益链条,并不断加固强化这种联系,才是日本财团在经营当中始终贯穿的基本思想。从三井财团在华钢铁行业合资企业的布局图中,可以很容易看出沿海地区,尤其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合资企业最为密集。除了三大经济圈,在武汉、长春这样的工业重镇,三井财团也建立了合资企业。由此,三井财团的一张隐形大网已经在中国市场悄然铺开。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dlhjh
2010-1-7 13:08:58
中国的国有企业,干的过外国财团吗?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cokefish2008
2010-1-7 13:12:36
晕....
是这样 的啦。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昏昏昭昭
2010-1-7 13:27:42
出了这么些个问题,根源在哪里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cfowuyc
2010-1-7 13:27:53
写的挺好 不知道真假 啊呵呵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7楼
casey11
2010-1-7 13:29:59
yue..........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8楼
lionel_wj
2010-1-7 13:32:26
呵呵有意思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楼
staminahu
2010-1-7 13:52:22
中国处处在外被人算计,这也不是什么新闻了。关键在于中国不是规则制定者,没有话语权,人才流失的也不少。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楼
aizaiweihai
2010-1-7 15:18:55
产业链问题很复杂,日本的商业阴谋太毒了,偌大的中国竟没几个人识破或即使知道也三缄其口,著名的郎咸平教授不是对产业链很有研究嘛,不知对中日商场之间的这些事情他能献出多少计策!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楼
潜悟
2010-1-7 15:30:34
挺好!都是工具。花钱用一把大王,大王的转嫁能力强!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2楼
非主流书生
2010-1-7 15:33:21
美国的孩子们有一天突然发现中国的玩具制造商谋局美国很久,于是写信给奥巴马提醒,为中美贸易战缓缓地拉开了序幕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3楼
luxiao123168
2010-1-7 18:43:05
是事实来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4楼
一生何囚
2010-1-7 20:48:19
中国按照这样下去永远无法真正赶上日本,更别说超越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5楼
yongjubai
2010-1-7 21:05:55
三井财团才只是六大财团之一,其它五大财团分别是:三菱财团、住友财团、富士(芙蓉)财团、
第一劝银财团和三和财团
而在这六大财团和中小企业幕后的一只看不见的手是:日本政府——通产省和大藏省
(日本实现现代化并步入世界经济强国的指路明灯和灯塔)。
而日本能够在二战后仅仅20多年的时间里就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幕后推手
就是上述两省内的一大批敬业,忠心报国的职业官僚。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6楼
yongjubai
2010-1-7 21:14:19
一生何囚 发表于 2010-1-7 20:48
中国按照这样下去永远无法真正赶上日本,更别说超越了
这才哪到哪,日本还有另外五大财团:三菱财团、住友财团、富士财团、第一劝银财团和三和财团。
而在这些大财团和众多的中小企业的背后引领经济导向的看不见的那只手是————大藏省和通产省,
可以说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够在战后20多年的时间内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幕后真正推手是
大藏省和通产省内的一大批敬业、忠心报国的职业官僚。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7楼
planrisk
2010-1-7 21:37:39
在国内那个个都是爷爷,做事一套又一套,在国外就是个孙子还很乖。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8楼
青蛙YCC
2010-1-8 00:57:50
单从策略上讲,日本的那些企业真的太狠太强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9楼
风无疆
2010-1-8 01:32:47
我们该怎么办呢。。。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楼
rayto
2010-1-8 02:01:17
无奈 经济、技术落后下的强低头 但世界发展太快 留给中国反省的时间太短 瞬息万变的市场中 一步错步步落 被人控制是致命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1楼
求真者胜
2010-1-8 02:33:18
俗话说敌中有我,我中有敌,何以见得中国就未在向日本渗透呢,问题不可避免,但知己知彼当是上策,感谢楼主切中要害,引人深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2楼
求真者胜
2010-1-8 02:45:17
我认为有一点很重要,“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要学习,他们会的,我们要比他们精,他们精的,我们应精上加精,此非千日之功所能成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3楼
dreamfy
2010-1-8 07:57:03
有意思~~~~~~~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4楼
hattbuy
2010-1-8 08:26:09
之前中科院有个博士团的讲座,就说日本人在宝钢项目上搞鬼,,对日本人必须精细筹划些,否则历史必将重演。。。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5楼
lyzhaoyusheng
2010-1-8 08:27:49
没办法,落后要挨打,但是不觉醒更可怕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6楼
ruiruihou
2010-1-8 08:28:51
日本早就在渗透中国经济,只是没想到中国经济发展如此之快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7楼
snap_out
2010-1-8 08:44:14
很难说,我倒是觉得,各取所需吧,反正产业还是在中国,如果你把所有的东西都做了,别人劳动力没有你便宜,技术没有你好,资金又没有你雄厚,最后只好战争了。
现在各赚个的钱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楼
changbaiqz
2010-1-8 08:46:08
哎,为啥总是这种情况呢,处于被动的地位,始终被人家牵着鼻子走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楼
行深照空
2010-1-8 08:54:27
如果从“以市场换技术”的角度看,这应该不算新鲜事,中国很多产业处于产业链的下游,必然受制于上游厂商。我们要有勇气承认很多方面我们还比别人差,然后用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去挣脱这一牢笼。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30楼
小强china
2010-1-8 09:01:25
很认真的读了一半……
呵呵
{:3_60:}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跳至第
页
相关推荐
[公告]太搞笑了,骗子连政府网站都改了
[下载]笔记本电脑产业链的高层次布局和竞争突破-三星经济研究院
如此接电话
如何分这17台笔记本电脑
不急!等两天再买笔记本电脑!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审计意见
2011-2012年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竞争分析
笔记本电脑在运行时,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
笔记本电脑维修技能实训
华为将笔记本电脑订为目标营收百亿美元产品
栏目导航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卫生经济学
会计与财务管理
EViews专版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爱问频道
热门文章
Probabilistic Data-Driven Modeling by To ...
2025深圳500强企业发展报告
如盈财女:11.1下周黄金、原油行情趋势分析 ...
太原2022年统计年鉴
世界黄金协会_黄金需求趋势:2025年第三季度 ...
中国不良资产行业发展研究(2025年)
这些提问经济学家,考古学家,文字学家解释 ...
2025设计行业AI应用趋势报告
旅游行业:中国赴日游趋势洞察报告2025
小红书美妆个护行业运营专家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几种免费下载文献的方法----我的文献应助经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