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把“凭借生产资料的私有,参与价值分配,是否合理?”作为题目讨论。
个人以为既然存在一定有其合理性。
合理之处在于,作为一种激励机制,鼓励剩余的财富转化为新的生产力,从而促进发展。价值的生产从来不是无风险的,所以投入意味着一定程度牺牲,将本来可以用于自身享受的财富投入到风险之中,需要预期的回报做激励。
我以为问题的焦点,不在于非劳动要素是否应该参与分配,而在于是怎样拥有的“非劳动要素”,对非劳动要素的初始占有是否合理。
发明创造而占有的非劳动要素,应当予以保护;遗产要限制;每个人天生就应当占有一定的非劳动要素,这是天赋财产权利;国家应当占有一定的非劳动要素,但以必须提供具体的公共产品为前提;靠武力占有,权力巧夺等的私有化,应当反对。
如果生产资料的初始分配合理了,参与新价值分配只能鼓励。
经济学的两大基本点是一定的偏好和一定的禀赋,然后探讨这一定禀赋的最优利用。但是经济学没有研究初始禀赋何以构成,应当怎样分布,不同的构成分布对效率和发展有什么利弊,这,我理解,应当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