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阅读3小时,累积阅读64小时。
长期以来,稳投资一直是我国保增长的重要政策之一,而基础设施投资又是ZF可以影响的主要投资类型。在我国基础设施投资逐步完善,对经济增长带动效应不断减弱的情况下,需要准确测算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果,以免由于政策惯性,出现花费大量资源投入但对增长的带动效应不断降低的情况。
首先,总体上,基础设施投资有显著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
其次,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总体呈现“倒U型”,工业发展初期,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只有微弱促进作用,工业发展后期,基础设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在工业发展后期,基础设施投资已经不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
再次,分地区看,工业发展后期中、西部地区板块 基础设施投资促增长的效果有显著降低,尤其是中部地区下降的幅度较大,但东部地区下降不明显。
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下降有多个原因,一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我国于2012年前后进入工业化后期,经济中的主导产业转变为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制造业,而这些产业发展最需要的是创新要素,基础设施投资对促进这些主导行业发展的作用相结较小;二是基础设施投资的边际产出有明显递减现象,基础设施投资形成实物资产的能力和增加产出的能力都有明显下降;三是基础设施投资对其他投资,主要是民间投资存在挤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