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2616 2
2010-01-07
摘  要:2009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作用下,“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着风险,并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把控风险。    关键词: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风险,把控风险
    1  我国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存在的风险
    1.1 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存在的通货膨胀压力
    现金交易数量学说认为,一定时期内社会所需要的货币金额必定等于同期内的商品价值总和。交易方程式为:M·V=P·Y。其中,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一般物价水平,Y为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将该公式通过数学微分求导恒等变化后,转变成:M'+Y'=P'+Y',在假定V'=0时,得出M'=P'+Y'。其中价格水平的增长率就是通货膨胀率,即货币供给增长速度快于实际GDP增长速度,就会发生通货膨胀,反之,就会发生通货紧缩,如果两者增长速度一致,价格水平就不变。2009年前10月本外币各项贷款增加9.71万亿元,同比多增5.89万亿元,而M2增速达到29.4%,比上月高0.1%;M1增速进一步提升2.5%~32%,与M2的剪刀差继续扩大。货币供给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实际GDP增长速度。因此“适度”并不好把握,如今我国货币政策已经过于宽松,加之货币政策的内外部时滞性,因此我国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
    1.2 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使银行面临的潜在风险
    当前利率下调,银行信贷规模硬管制取消,货币信贷保持快速增长,在有利于实体经济的情况下银行也面临潜在风险。具体体现为两点:一是降低贷款条件、简化贷款手续、放松信贷审查的操作风险;二是巨额新增信贷的集中性风险,信贷资金大多集中在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领域,项目耗资巨大,回收期较长,难以保证到期时债务偿还能力。
    2  我国如何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下把控风险
    2.1 继续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增加信贷投放
    适时适度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合理把握操作力度与节奏;适当提高操作利率弹性,有效引导市场预期;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稳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进一步观察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和政策效应,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2.2 继续改善金融服务,优化信贷资金投向
    加强宏观信贷政策指导,加强对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的金融支持。认真做好中小企业、“三农”、就业、灾后重建等改善民生类信贷支持工作。鼓励发展消费信贷,加大对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兼并重组、产业转移、民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融资支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当前在发达国家,像绿色经济、环保等相关项目已经比较少,但发展中国家有很多机会,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都严重不足,在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会有很多环保和绿色经济的投资机会。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合理把握信贷资金投放节奏,防止产生新的信贷风险。
    2.3 增强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前瞻性
    货币政策从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必然存在一定的时滞,可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要平稳宏观经济短期波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就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灵活调整货币政策操作。这就要求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具有前瞻性,对宏观经济未来的变化进行预测并提前作出反应,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在政策方面进行必要的微调,优化信贷结构,保持合理的信贷节奏。
    2.4 调整金融结构、产业结构
    “调结构”是对当下最热门话题,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指出“要通过金融机构的调整,促进企业结构的调整,从而收入分配结构就能调整”。具体而言,便是建立更多地区性中小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和农户的融资支持,真正促就业,提升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实现收入分配结构的平衡。



作者: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王雪 付佳 来源:《中国市场》2009年第44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7 21:27:08
2009年前10月本外币各项贷款增加9.71万亿元,同比多增5.89万亿元,而M2增速达到29.4%,比上月高0.1%;M1增速进一步提升2.5%~32%,与M2的剪刀差继续扩大。货币供给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实际GDP增长速度。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37674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7 21:59:04
LZ,完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