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近两周,除了经济基本面(欧日经济增长和制造业PMI)和商品价格(钢铁、原油)的不利消息外,欧洲的政治风险也密集浮现:
11月25日,英国首相特蕾莎⋅梅与欧盟27国领导人正式签署了脱欧协议,但英国议会将于12月11日就“脱欧”协议举行投票,能否获得英国议会批准将是关键,而首相提出的脱欧协议在内部反对声音较大,英镑受此影响贬值,英国应于2019年3月29日脱欧,如果议会否决协议,则存在无协议脱欧的风险。另一方面,意大利新ZF10月提交了财政预算案,其中高达2.4%的赤字目标因远高于此前承诺的0.8%而遭欧盟反对;11月21日,欧盟委员会再次认定意大利2019财年预算草案赤字目标过高,不过若欧盟启动处罚程序,或对意大利处以其GDP0.2%-0.7%金额的罚款,因为目前意大利ZF暗示将讨论调低预算赤字目标。对于以上两个风险,我们认为短期扰动的成分更高,一旦英国、意大利内部做出对自身有利的和解,其对英镑和意大利金融市场的负面影响将消退,对美元指数的支撑也将下降。
但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的爆发可能将进一步演变。11月25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和克里米亚边防部门发布消息称,5艘乌克兰海军船只当天未经俄方许可试图穿越刻赤海峡,俄方扣留了其中3艘船,同时宣布关闭刻赤海峡,乌俄紧张关系升温。乌克兰并不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主权,目前乌克兰宣布全国戒严并实施战时状态,北约表示完全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及其领土完整,包括其在领海内的航行权。
克里米亚是俄乌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克里米亚半岛濒临黑海和亚速海,是前苏联走向欧洲和世界的海上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克里米亚历史上曾被并入俄罗斯版图,但1991年苏联解体时,克里米亚以自治共和国的身份加入乌克兰,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俄罗斯则一直期望收回克里米亚。2014年3月,克里米亚公投脱离乌克兰,并与俄罗斯签署条约加入俄罗斯,但乌克兰ZF未予以承认,国际社会也并不认可,俄罗斯也因此受到西方在经济、金融领域的严厉制裁。
本次乌克兰主动引起冲突可能与为国内选举争取选票有关,鉴于其强硬态度,事态有可能进一步发酵,这将加剧俄罗斯和西方的对立。如果局面恶化,欧美的制裁、俄乌经贸关系的恶化、政治动荡对金融市场和企业信心的拖累、主权信用状况的恶化都会对卢布汇率、俄罗斯经济增长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可能加剧全球经济的下行压力;俄罗斯若通过食品禁运等对欧美进行反制,有利于中俄关系的改善和俄罗斯加大从中国的进口。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