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出版社刚刚出版了《信用衍生品理论与实务》,作者:范希文, 孙健(曾著有《金融衍生品定价模型》)是两位长期在华尔街工作的专家。 本书得到下列著名学者和业内人士的推荐。
本书责任编辑:霍宏涛, 购书电话:01 68319291
(按姓氏英文顺序排列)
十九世纪电力进入中国时,因其可以打死人,而遭到全社会的排斥。金融创新也因这场
危机被说得无地能容。其实,工具不能说话,所以往往成为无知社会的替罪羊。工具本
身不会、也不应该是问题的所在,有问题的是用这些工具的人。中国今后比任何时期都
更需要金融创新,而范希文博士和孙健博士的著作恰恰在这个时候能为金融创新正本清源。
他们的努力一定能帮助中国社会像接收电一样地接收金融创新。
------------------陈志武(Zhiwu Chen)博士、 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
Although I cannot read Chinese, I know that both authors have extensive working experience on Wall Street. I have known Dr. Sun for years and I can stake my reputation on his expertise. I am sure that Chinese academics, students, and market practitioners will all benefit from learning the modern theory of credit derivatives-not only because of its successes, but also because of its limitations and even failures.
----------------------Peter Carr 博士、华尔街著名衍生品专家、纽约大学数量金融专业主任
对中国大学的现代金融学教育来说,这无疑是一部优秀的教材!
------------------------------------陈雨露博士、著名金融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An excellent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 must read for researchers, practitioners, and regulators of credit derivatives.
-------------------------Chi-Fu Huang 博士、著名金融学家、原MIT金融学教授、LTCM基金创始人之一
信用是经济生活中的主要因素。以信用为基础的信用衍生品的发展是近年来的主要金融创新之一。它的理论和实践仍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考验。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更多的中国读者参与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李祥林(David Li)博士、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风险总监、董事总经理
信用衍生品在今天仍然是固定收益投资产品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本书在这方面的系统介绍为希
望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国内基金、银行、保险、证券公司以及其他资产管理公司打开了一扇窗口。
-------------------------------------------涂宏、交通银行纽约分行总经理
该书从理论到实际对信用衍生品作了系统的介绍和阐述,相信会对中国信用衍生品的开发及信用衍生品方面的学术研究产生指导意义。
-------------------------吴留仁(Liuren Wu)博士、纽约市立大学Baruch商学院经济金融系教授
本书所介绍的有关产品知识和分析方法不仅被广泛地应用于信用衍生品当中,也为其它结构性产品和信用资产组合提供了有价值的分析工具。
--------------------------徐幼于(Eugene Xu)博士、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
金融危机以来,信用衍生品一时从一个陌生的名词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和批评
的对象。一年多过去了,人们似乎仍未从信用衍生品的阴影中走出来,这其中一
方面与人们对经济复苏信心有关,另一方面更与我们是否能客观、正确地认识和
理解信用衍生品的原理、结构等有关,范希文博士和孙健博士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
和在华尔街从事衍生品创新、交易和管理的工作经验,深入浅出地为我们介绍了信用
衍生品的理论和实务,由简而繁地推演了衍生品的相关模型等,让我们可以对信用
衍生品在把握其本质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评判。
----------------------------殷红博士、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信贷管理部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