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899 9
2010-01-08
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代表的石化能源将在不久的将来用完,很多人担心到那个时候人类的能源会紧缺。我认为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要的,石化能源的形成过程漫长,而且需要沧海桑田的地质巨变,在短时期内自然界不可能重新生成大量新的石化能源。一些不友好的国家也试图以石化能源作为遏制我国发展的武器,这在短时期内是有效果的,我们的能源战略也受到的各种各样的挫折。

要走出这个能源困境就应该有更广阔的视野,我们都知道石化能源其实是史前森林埋于地下,高温高压化学形成的,那么追溯起来石化能源的本质就是太阳能在植物上的固化。我今天要讲的就是这个太阳的固化,可以预见未来太阳能是解决我国以至全人类能源问题的大出路。

现在人类可以比较低廉运用的太阳能是水力发电,为什么说水力发电也是太阳能呢?因为水从海面被蒸腾后被风力输送到内陆的过程就是太阳能作用的结果,那么水力发电其本质也是利用太阳能。我们的三峡工程就是运用的典范,水力发电没有任何排放,无污染,是属于比较清洁的能源。虽然有很多人担心水力发电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我认为只要通过足够的调查认证,在保证生态环境安全范围内运用水力发电还是不错的选择。但是水力发电的规模是有限的,应该加以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而不能胡乱开发。对水力胡乱开发的现象在我国的一些地区是存在的,这个势头要制止,要立法,不能因为眼前的利益而断送大好的水力资源。

第二个现在正在普及的是风力发电,风也是太阳能作用的结果,也可以把功劳算到太阳头上。但是风能和水能一样,都存在规模限制的问题,现在很多大大小小的企业争相圈地,建风力发电场就是看到其中巨大的商机。但是在热火朝天的背后,我们也要看到我们再风力发电机组上核心技术不足,虽然运用铺开了,但是在设计大型风力发电设备和并网能力上我们和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

最后一个就是光伏发电,我认为这个是解决未来人类能源问题的最好选择,太阳能可谓无穷无尽,而生产光伏发电设备的硅是地球上含量第二大元素。只是现在我们在硅晶片的制造上耗费的能量还太大,在太阳能源的转换率上还不高,这是制约这一技术推广的主要难题。

还有一些能源如原子能,潮汐能,地热能等,都可以做为太阳的补充加以利用。

那么从长远来看,我们的能源其实是不短缺的,石化能源的短缺并不能代表整体能源的短缺,可以这样说,只要太阳存在,人类就不愁能源问题,而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这个意识,对太阳能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利用,在技术上投入进行研发。

一些稀缺论者是不能长远的看待问题的,他们总是局限于一段时期的供需关系,而不从全局来看。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大长远些,让这些新兴能源进入我们的视野,在利用技术上不断改进,减少耗费劳动量,那么未来这些新能源的价格将和石化能源一样,甚至更便宜。到那个时候,如果我们还活着,希望这些稀缺论者给我这个预言鼓个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8 10:10:43
支持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8 11:05:38
1# hohai_abc

lz的意见很正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8 13:04:39
我学过能源规划,所以这个问题上我有一点发言权的——我反对这种论调。
(首先,一般把煤炭石油天然气叫作化石能源而不应叫石化能源)
一、化石燃料除了可以作为能源外,还是极优质的化工原料。塑料、涂料、化肥、纺织等领域离不开。
二、化石能源是与目前的工业体系下最廉价最合适的能源形式。除核能外,其它能源形式从资源量来说无法支撑现有工业体系。
三、各种可再生能源具有的普遍特性,是空间不均衡、时间不均衡、低密度性。要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与核能的话,整个社会体系必须做出巨大改变,来适应可再生能源的特性。从人口分布、生活方式、工业体系、消费结构等等各方面都需要发生深刻的变革。有的国家有条件实现这种变革,比如丹麦,有的国家就没有条件实现这种变革,比如中国。
结论: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化石能源的稀缺是确定的。其它形式的能源不能够成为我们放弃化石能源的理由。我们当然要尽力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度,大力发展核能。但是其它能源形式的利用,需要付出巨大的技术努力和经济结构调整。我们要搞,但不要带头搞。
风电的例子:
1)社会成本问题:几年前丹麦的风力发电机0.6MW的一台卖给我们要卖到2亿欧元。现在已经降价到了1.5MW的600万人民币。随着技术进步(包括山寨仿制),新能源的利用代价会逐渐降低的,所以不要急着搞。
2)实际效果问题:目前我国扶持风力发电,用优惠价格敞开收购上网风电。但据报道,目前的风电装机容量,只有30%实现了并网,这里面还有大量的是无用电量 。这是受电网技术限制造成的。风电并没有真正为电力紧缺做出贡献,它成了部分人的摇钱树。
所以,我反对这种论调。它利用了广大善良的人们。
鼓励发展能源技术是应该的,
鼓励发展新能源产业链是应该的,
鼓励大规模应用新能源是胡扯的,
鼓励放弃化石能源是该死啦死啦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8 14:34:28
riverrun 发表于 2010-1-8 13:04
我学过能源规划,所以这个问题上我有一点发言权的——我反对这种论调。
(首先,一般把煤炭石油天然气叫作化石能源而不应叫石化能源)
一、化石燃料除了可以作为能源外,还是极优质的化工原料。塑料、涂料、化肥、纺织等领域离不开。
二、化石能源是与目前的工业体系下最廉价最合适的能源形式。除核能外,其它能源形式从资源量来说无法支撑现有工业体系。
三、各种可再生能源具有的普遍特性,是空间不均衡、时间不均衡、低密度性。要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与核能的话,整个社会体系必须做出巨大改变,来适应可再生能源的特性。从人口分布、生活方式、工业体系、消费结构等等各方面都需要发生深刻的变革。有的国家有条件实现这种变革,比如丹麦,有的国家就没有条件实现这种变革,比如中国。
结论: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化石能源的稀缺是确定的。其它形式的能源不能够成为我们放弃化石能源的理由。我们当然要尽力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度,大力发展核能。但是其它能源形式的利用,需要付出巨大的技术努力和经济结构调整。我们要搞,但不要带头搞。
风电的例子:
1)社会成本问题:几年前丹麦的风力发电机0.6MW的一台卖给我们要卖到2亿欧元。现在已经降价到了1.5MW的600万人民币。随着技术进步(包括山寨仿制),新能源的利用代价会逐渐降低的,所以不要急着搞。
2)实际效果问题:目前我国扶持风力发电,用优惠价格敞开收购上网风电。但据报道,目前的风电装机容量,只有30%实现了并网,这里面还有大量的是无用电量 。这是受电网技术限制造成的。风电并没有真正为电力紧缺做出贡献,它成了部分人的摇钱树。
所以,我反对这种论调。它利用了广大善良的人们。
鼓励发展能源技术是应该的,
鼓励发展新能源产业链是应该的,
鼓励大规模应用新能源是胡扯的,
鼓励放弃化石能源是该死啦死啦的。
的确应该称为化石能源,这个纠正下。

不要误解我的意思了,我没有说要放弃石化能源啊,我实际提出的是两条腿走路,既要到外面去搞现在相对便宜的化石能源,也要大力的推动太阳能等新兴能源的应用。大规模铺开当然还不具备这个条件,但是技术储备绝对重要,标准的制定也很重要,这些都要着手准备,这可以让我们在新能源领域占领制高点,避免受制于人。

我反对激进和极端,主张实行符合当前生产力水平的能源政策,但是也要防止被稀缺论左右,能源并不稀缺,稀缺的是我们运用的能力。就如你说的化工原料,抛开生产成本现在一部分已经能够人工合成。

我不赞成我们不带头的提法,我们不能什么东西都要等别人搞成熟来再来运用,我们自己要有开创精神,等别人技术成熟了,标准制定出来了,到时候我们还不是受制于人么?现在解决能源短缺一个是提高现有能源的利用水平,延长他们的使用时间,再一个就是新能源了,这是不可避免的,既然是不可避免,那么我们着手研究肯定是不会吃亏的,而且在某些领域人家已经走得好远了。我们现在对新能源的态度不是投入的太多,而是太少了,口号很多,行动很少,出口的很多,自己用的很少,代工的很多,自己设计的很少,这些将来都是一些现实的瓶颈问题,万一将来化石能源枯竭了,人家在某个核心技术行卡你一下,那结果肯定比现在还痛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8 14:39:57
然也。
我所谓不带头,不是不在技术上带头,而是不在产业化上带头。
我国目前大力上核电项目,也是应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