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组织管理与领导力
785 1
2018-12-02

《子罕篇第九》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黄浩明解读:
      这句话,有两种解释。
  孔子很少谈论利的事情,因为谈利就会伤及仁义。谈利,人就会无耻,为了利不择手段,不讲道义。
     所以孔子讲的少。
     孔子也不谈论命。
   为什么不谈?接受命运,您的命是什么样的,您出生在什么家庭,不是您决定的,说这个没什么意义。
    尽人事,安天命,您现在有什么条件,可以利用,可以努力这个才重要。​
    所以,很多人抱怨自己家庭差,社会差,工作差,长相差,没什么好抱怨的。
    这是命,您所能做的,就是利用您现在拥有的,您的才智能力去提升自己的生活。​
    孔子从来不肯定那个活着的人,具有“仁”这个标准。
    仁太高了,一般人达不到,仁是最高道德要求,当然没人做到,所以,也没办法说谁是仁者。​
    第二种解释是什么?
   孔子不怎么谈利,谈利有害道义。
  我们现在很多人,天天就想发财,从来不求道,懒惰,不锻炼自己的能力,不去干活,就是想要利,想一夜暴富,想财务自由,想发财想疯了,不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手段恶劣,坑蒙拐骗偷,       什么都敢干,为了利,胡作非为。
    所以,孔子不谈利,就是为了大家求道义,有了道义,富贵自然就来了。​
      孔子赞同命与仁。
   命是上天注定的,您没办法改变,从这个角度来讲,说改变命运本来就是错误的,您爹是谁,您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只能接受。拜干爹也不是改变命运,而是后天努力。
    您出生不好,您也没办法改变,您也只能接受。
    尽人事,安天命。命不好,不用抱怨,我们接受命运,然后在奋斗,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这样,很多人就少了怨气,怨恨。
   有些人认为自己的父母没本事,大发雷霆,火冒三丈,甚至殴打父母,成天怨声载道,这改变不了命。
   您必须接受,并且靠自己去奋斗,命是与生俱来的东西,您就是您,能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的人何尝不是君子呢?
     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就没什么不开心了,再奋斗,这样的人,就显得有人格魅力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8-12-3 20:37:04
多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