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过去一周,在美联储加息以及中美贸易摩擦方面可能出现一些改善迹象。11月28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以《美联储监测金融稳定的框架》为主题的演讲,其中提到了“当前的利率略低于中性区间”,而10月初的时候,鲍威尔曾表示当前可能距离中性利率还有一段长路。在对经济基本面预期悲观的当下,这句话被市场理解为货币政策转向宽松的信号,美股大涨、美元指数走弱。但市场忽略了这篇报告的主旨并非在于货币政策指引,也忽略了报告中鲍威尔从金融稳定角度的一个判断:“今天我们不认为股市身处险境”。这一判断也并不带有明显的政策宽松含义,因此我们认为目前的信息还不足以认定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宽松。
G20会议后的习特会进展顺利,白宫发布声明称,中美双方同意在2019年1月1日暂不提升2000亿美元的关税税率至25%(2000亿美元产品10%的关税已于9月24日开征),并设定90天的谈判期,双方就强迫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网络入侵和网络盗窃,服务和农业等方面的结构性改革进行谈判。美方提出如果双方无法在这段时间达成协议,10%的关税仍将提高到25%。这意味着自5月美国推翻中美联合声明后,中美双方再次重新回到谈判桌,虽然实质性达成一致的内容有限,但是美国态度的转变是超出预期的重点。外长王毅在此后也表示将朝着取消所有关税的方向加紧磋商。
美方声明中提到中国可能做出四点改变:第一,中国同意立即开始从(美国)农民手中购买农产品;第二,中国将同意从美国购买尚未商定但非常大量的农业,能源,工业和其他产品,以减少两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第三,中国可能批准以前未经批准的高通—恩智浦收购交易(这一交易需要中国反垄断部门的许可)。第四,将芬太尼(一种强效、类鸦片止痛剂)指定为管制药物,向美国出售芬太尼的人将受到中国法律规定的最高刑罚。
总的来看,市场对鲍威尔演讲反应较为正面,但市场预期是否正确还有待检验。而中美再次回到谈判桌、暂缓明年1月1日进一步提升关税税率以及制定90天谈判计划等信息应该说超出市场预期,这将阶段性缓解中美贸易摩擦对市场的压制,风险资产价格可能将从中收益。不过,参考过去一年的经验和美方善变的态度,中美贸易摩擦还看不到彻底终结的曙光。